[实用新型]简易移动换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17805.3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锦辉;徐启鹏;高威;毛钰铃;王正浩;何润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财经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 |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移动 换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是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生产装配不便,生产成本较高,稳定性、安全性欠佳,使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移动换位器的移动机构中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设有刹车,底座的顶部重心处设有抬升机构;其要点是所述抬升机构的脚踏板铰接固定于立柱的一端,并设有棘轮和棘轮爪,脚踏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靠近立柱一侧的脚踏板、传动杆、连杆依次铰接固定连接构成联动结构,连杆的顶部与胸支撑杆及把手固定连接,连杆呈“E”字形,连杆的立柱铰接固定端延伸设有缓冲机构;胸支撑杆及把手的传动杆一侧设有T型把手,腋下支撑架呈V字形向上翘起并对称设置于胸部挡板的两侧,把手一侧的手刹通过刹车线与棘轮爪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摆渡装置,是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
背景技术
辅助摆渡装置是一种主要用于解决老年人及腿部残疾人行动不便,为单独照顾者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移动被照顾者的装置。目前我国已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而就目前来看针对老年人的设备较少,很多企业认为老年人市场成本高,利润低,消费不强劲,不敢在设计、生产和销售方面加大投入,造成了现在老龄产品“总量小、品种少、规模小、传统产品多、科技含量少”的局面。特别是一些失能老人存在下肢瘫痪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短距离移动较为困难,看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为此,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10902403.4,申请公布日2017.02.01,发明名称“一种辅助病人摆渡装置”;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10715530.3,申请公布日2016.12.21,发明名称“一种站立康复轮椅车”。上述为用于下肢疾病患者的摆渡移动或康复移动的装置,但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或者操作较为不便,较难用于换位移动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生产装配不便,生产成本较高,稳定性、安全性欠佳,使用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简易移动换位器,该移动换位器包括支撑机构、抬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万向轮通过第六螺栓固定于底座,万向轮设有刹车,底座的顶部重心处设有抬升机构;万向轮实现整个机构的移动,万向轮实现整个机构转向时的方便,面对任何障碍能轻松绕开;而刹车则在将被转移者从椅子转移至该移动换位器时,将机构的位置固定,从而保证了一人便即可完成对失能老人或下肢残疾的人的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的脚踏板一端通过轴、第二垫片、第三垫片铰接固定于立柱的一端,脚踏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靠近立柱一侧的脚踏板通过第五螺栓与传动杆的一端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螺栓、第三螺母、第二轴套、第一垫片铰接固定于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顶部与胸支撑杆及把手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底部通过第三螺栓、第二螺母、第一轴套与立柱的另一端铰接固定,连杆呈“[”字形;胸支撑杆及把手的传动杆一侧设有T型把手,胸支撑杆及把手的对称另一侧设有V型的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即腋下支撑架呈V字形向上翘起并对称设置于胸部挡板的两侧,胸部挡板设有软包。上述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即为支撑在移动换位的被转移者,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由腋下支撑架和胸部挡板两个机构组成,腋下支撑架对被转移者的大臂提供向上的力,以实现对被转移者的腋下支撑,胸部挡板则固定被转移者前胸位置。使用该移动换位器时,被转移者扶起呈坐姿状态,被转移者的双脚放入底座,被转移者通过胸支撑杆及把手的把手带动设有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的胸支撑杆向被搬动者一侧推入,被转移者通过腋下趴在腋下支撑架上,手部握持住胸支撑杆的顶部;接着,通过把手和脚踏板的共同用力,下压胸支撑杆及把手,通过杠杆原理,随着把手与脚踏板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实现被转移者抬升,翘起被转移者,实现被转移者的状态发生转变,从而更好地方便搬运者的用力,用最小的力来实现被转移者离开凳面或床面。上述连杆、传动杆、脚踏板构成联动结构,并固定于立杆,通过连杆带动胸支撑杆及把手和腋下支撑架及胸部挡板实现抬升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财经学院,未经宁波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78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出风口的结构及空调器
- 下一篇: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塑料血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