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压烧结真空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6073.6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华海中谊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0 | 分类号: | B22F3/00;B22F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烧结 真空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压烧结真空炉,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均匀设置有抗压减震机构,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烧结炉主体和抽真空部分的主体,且抽真空部分的主体位于烧结炉主体的左侧,承载板的顶部四角均固接有直角柱,承载板的前侧设置有挡门架,且挡门架的左侧与前端左侧直角柱相铰接,挡门架的右侧设置有锁扣,且挡门架通过锁扣与前端右侧直角柱相连接,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挡帘机构,挡门架的内腔自上而下等间距固接有门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烧结炉和抽真空部分的有效防护,减少对工作人员造成的身体伤害,同时也减少受到外界撞击磕碰时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压烧结真空炉。
背景技术
热压烧结真空炉包括烧结炉和抽真空部分,其主要由炉体、炉门、加热与保温及测温系统、真空系统、充气系统、水冷系统、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等组成。真空热压炉为周期作业式,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功能陶瓷、粉末冶金等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热压烧结处理,也可在充气保护情况下热压成形烧结。
目前在对热压烧结真空炉使用的过程中,烧结炉和抽真空部分多数情况下是直接摆放在工作区进行使用,由于是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热压烧结处理工作,这样在没有很好的防护装置时,在烧结炉有损害使高温外泄等危险状况发生时,会直接对近距离处的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同时这类精密设备在受到外界无意撞击磕碰时,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的可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热压烧结真空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压烧结真空炉,便于对烧结炉和抽真空部分的有效防护,减少对工作人员造成的身体伤害,同时也减少受到外界撞击磕碰时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压烧结真空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均匀设置有抗压减震机构,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烧结炉主体和抽真空部分的主体,且抽真空部分的主体位于烧结炉主体的左侧;
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四角均固接有直角柱,所述承载板的前侧设置有挡门架,且挡门架的左侧与前端左侧直角柱相铰接,所述挡门架的右侧设置有锁扣,且挡门架通过锁扣与前端右侧直角柱相连接,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挡帘机构,所述挡门架的内腔自上而下等间距固接有门条板;
所述挡帘机构包括多组挡条板,相邻两组所述挡条板之间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钢丝绳,上下两组所述挡条板的前侧壁左右两侧均螺接有旋钮螺纹栓,相邻两组所述直角柱相互贴近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与挡条板相配合的导向滑槽,前端两组所述直角柱相互远离的一侧、后端两组所述直角柱相互远离的一侧和后端两组所述直角柱的后侧壁均开设有与旋钮螺纹栓相配合的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导向滑槽的内腔相连通。
优选地,上述用于热压烧结真空炉中,所述抗压减震机构包括导向柱,且导向柱的顶部与承载板相固接,所述导向柱上套接有抗压减震弹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抗压减震弹簧的下端位于容纳槽的内腔,所述容纳槽的底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的底部伸导向孔的内腔顶部,所述抗压减震机构呈矩形阵列分布,便于对承载板的抗压减震。
优选地,上述用于热压烧结真空炉中,所述底座的外壁顶部设置有延伸台,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外侧设置有与延伸台相配合的挂钩台,便于对承载板在底座上活动时进行限位。
优选地,上述用于热压烧结真空炉中,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减震垫板,便于底座在地面上的放置,对地面进行防护。
优选地,上述用于热压烧结真空炉中,相邻两组所述挡条板的前侧壁相互贴近的一侧均开设有与钢丝绳相配合的穿孔,便于对钢丝绳在相邻两组挡条板上的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华海中谊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华海中谊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6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