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横跨公路的浅埋式综合管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5934.9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1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姬树军;杨云志;黄照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张堰黎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跨 公路 浅埋式 综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横跨公路的浅埋式综合管廊结构。管廊横跨公路浅埋于地面下,具有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横截面为马蹄形断面、中心为矩形断面的预制结构,马蹄形断面结构由一条底边线、两条侧边线和一条顶拱边线组成,底边线为水平线,侧边线向外倾斜且左右侧的两条侧边线沿管廊结构面的中心线布置,顶拱边线对应圆心角大于180°且与两条侧边线布置成相切。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浅埋式布置方式,结构适应性强,外轮廓马蹄形断面增强结构承载能力,可明显改善综合管廊的结构受力和抗裂防水性能,内轮廓面矩形提高管廊内部空间利用率,便于与常规综合管廊断面衔接,结构通用性强,可以根据管线的数量,将综合管廊设置成单舱室或多舱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横跨公路的浅埋式综合管廊结构,范围涵盖地下综合管廊、浅埋式地下交通廊道,用于容纳各种市政管线,属于地下综合管廊市政建设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主要是指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地下基础设施。近几年国务院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全国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所有管线必须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城市建造地下管廊将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同时还可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持了路容完整和美观,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便于各种管线的敷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且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节约了城市用地,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优美了城市的景观,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下综合管廊一般布置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或道路绿化带的下方,且综合管廊的上部覆土厚度一般都大于2m,有些甚至达到5m以上,通过上方土体的扩散作用管廊结构实际承受的荷载作用较小。但是,实际工程在综合管廊修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穿越公路、铁路或建筑物等各种复杂条件,且上方覆土厚度小,综合管廊结构直接承受上部荷载,受力条件复杂,常规综合管廊断面型式难以满足结构受力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横跨公路的浅埋式综合管廊结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承压更高,适于浅埋的综合管廊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横跨公路的浅埋式综合管廊结构,所述综合管廊横跨公路浅埋于地面下,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具有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横截面为马蹄形断面、中心为矩形断面的预制结构。
所述马蹄形断面结构由一条底边线、两条侧边线和一条顶拱边线组成,所述底边线为水平线,所述侧边线向外倾斜且左右侧的两条侧边线沿所述综合管廊结构面的中心线布置,所述顶拱边线对应圆心角大于180°且与两条侧边线布置成相切。
所述矩形断面由沿综合管廊走向布置的隔墙划分为多个舱室。
所述综合管廊结构面的顶板距离地面的距离小于2m。
所述综合管廊浅埋开挖断面是倒梯形结构,倒梯形的底边大于综合管廊马蹄形断面的底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由于综合管廊可布置在公路、铁路或建筑物等正下方,且适用于浅埋式综合管廊布置方式,结构适应性强;作为优选,用于综合管廊穿越公路或铁路段的结构优化做法;
2、综合管廊的外轮廓面采用简化的马蹄形断面,增强结构承载能力,可明显改善综合管廊的结构受力和抗裂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5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