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15000.5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魏徕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徕怡 |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彭伶俐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淋浴 废水 余热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均为矩形的上盘体和下盘体;进水口和出水口靠近上盘体的第一边,第一隔挡板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第一隔挡板的一端垂直连接在上盘体的第一边上,另一端垂直连接有第二隔挡板;第二隔挡板两端关于第一隔挡板对称;多个第三隔挡板沿直线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三隔挡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隔挡板,多个第四隔挡板沿直线等间距设置,多个第四隔挡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隔挡板;上盘体的四边、第一隔挡板、第二隔挡板、第三隔挡板和第四隔挡板均与下盘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如何高效的回收淋浴环境中的废热水余热的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淋浴废热水余热回收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原理的一种工业应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得到普及,有成熟的物理学、流体力学及热力学理论基础和完善的工业化生产保证体系,现在换热器领域最为广泛的应用是间壁式换热器,该类换热器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因此又称为表面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管式(又称为列管式)、版面式和其他形式。
洗浴多数情况是通过浴盆或淋浴器完成,淋浴有特定的洗浴方式,淋浴时人站在淋浴器喷头下方,热水大部分流经人体洒向地面,一部分直接洒向地面,需要回收的废热水呈发散型、不规则地到达回收装置,为了达到高效回收的目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多的收集这些废水,确定合理大小的迎接面,在有限可参与的换热面积情况下,如何获得最大的余热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现有的技术,大部分的回收装置是蓄水式装置,具有蓄水功能的回收装置其缺点在于:不能及时回收余热,其换热能力严重滞后,淋浴时间越长收集的废水热焓值越高,而当淋浴完成时,这部分废热水却瞬间失去了价值,而此时也是余热残留的最高峰值;目前已知的同类产品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造型丑陋问题,换热器内外极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产生异味;且普遍存在着体积大而笨拙,使得换热器内待加热的水(即滞液量)过多,已知的同类产品由于结构及材料的限制,使用寿命短、难于维护,同类产品普遍存在着过大的流程问题,压力损失大,对于水压较低的用户会影响到下游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如图1所示的余热回收盘中在通道内两角容易形成死区,有效换热面积小,未能充分利用换热面积,换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及时高效的回收淋浴环境中的废热水余热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淋浴废水余热回收盘,包括上盘体和下盘体,上盘体和下盘体均为矩形;上盘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第一隔挡板、第二隔挡板、多个第三隔挡板和多个第四隔挡板;进水口和出水口靠近上盘体的第一边设置,第一隔挡板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第一隔挡板的一端垂直连接在上盘体的第一边上,第一隔挡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第二隔挡板,第二隔挡板的两端关于第一隔挡板对称;多个第三隔挡板沿直线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三隔挡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隔挡板的一端,多个第四隔挡板沿直线等间距设置,多个第四隔挡板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隔挡板的另一端;上盘体的四边与下盘体的四边连接,第一隔挡板、第二隔挡板、多个第三隔挡板和多个第四隔挡板均与下盘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隔挡板的数量和第四隔挡板的数量相同,多个第三隔挡板和多个第四隔挡板一一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下盘体上设置有第一隔挡配合板,第一隔挡配合板的一端垂直连接在下盘体的第一边上,第一隔挡配合板与第一隔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下盘体上还设置有第二隔挡配合板,第二隔挡配合板垂直连接在第一隔挡配合板上,第二隔挡配合板的两端关于第一隔挡配合板对称,第二隔挡配合板与第二隔挡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徕怡,未经魏徕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5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大桥U型肋焊接变形矫正机械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织物观察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