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成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14465.9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3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贞;陈赛银;吴岸威;吴汉城;吴健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孙凤英 |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成型 装置 | ||
一种污泥成型装置,包括料斗、设在料斗内的污泥搅拌刀、设在料斗底部出料口下方的污泥成条刀,所述污泥搅拌刀包括搅拌轴、刀杆以及若干连接杆,所述刀杆为长条状矩形体,所述刀杆与搅拌轴平行设置,所述刀杆的内侧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的外周面连接;所述刀杆的外侧到搅拌轴轴心距离稍小于与搅拌轴平行的料斗内壁到搅拌轴轴心距离,使得搅拌轴旋转状态下带动刀杆将附着在料斗内壁的污泥刮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圆弧状截面的刀杆,刀杆采用长条状矩形体,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其前侧面与外侧面所形成的刮泥尖角可以设计得更加贴近料斗内壁,增大刮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城市生活污泥进行批量处理的方法一般为物理方法与生化方法,物理方法一般即为干化处理,即去除污泥中所含的绝大部分水分,再对剩余的渣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转为他用。在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前,先要将污泥成型成条状,以增加污泥与干燥介质的接触面积,以便进行有效烘干。
专利号为CN20152063342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切条装置,其通过破桥机构搅动污泥,通过成条机构将污泥挤出,但是其破桥机构只对污泥具有搅动功能,无法刮除附着在料斗内壁上的污泥,也无法对成条机构上方的污泥施加下压力,便于污泥从成条机构中挤出。
专利号为CN20162063552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泥成型机,其虽然设置了具有刮泥和加压功能的搅拌加压刀,但该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缺陷:
(1)搅拌加压刀的刀片截面为圆弧状,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
(2)刀片的下压面为弧形,其刮泥尖角向转轴一侧翘起,为了避免弧形下压面的中间凸出段与料斗的内壁干涉,在保证刀片强度的前提下,刀片的刮泥尖角不得不设置得与料斗的内壁保持一定距离,降低了刮料效果。
(3)刀片只能对附着在竖直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刮除,不能对出料口两端倾斜设置的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刮除。
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泥成型装置,其污泥搅拌刀制造工艺简单,并能对附着料斗内壁上的污泥进行有效刮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成型装置,包括料斗、设在料斗内的污泥搅拌刀、设在料斗底部出料口下方的污泥成条刀,所述污泥搅拌刀包括搅拌轴、刀杆以及若干连接杆,所述刀杆为长条状矩形体,所述刀杆与搅拌轴平行设置,所述刀杆的内侧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的外周面连接;所述刀杆的外侧到搅拌轴轴心距离稍小于与搅拌轴平行的料斗内壁到搅拌轴轴心距离,使得搅拌轴旋转状态下带动刀杆将附着在料斗内壁的污泥刮掉。
进一步的,所述与搅拌轴平行的料斗内壁包括分别设于出料口两侧的两第一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壁向外并向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与搅拌轴平行的料斗内壁包括设于第一内壁顶部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与第一内壁呈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出料口所在平面与刮泥尖角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虚拟圆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长条状矩形体,所述连接杆与刀杆垂直,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刀杆的内侧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刀杆的厚度为1mm~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4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体式污泥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污泥烘干线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