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对接机构及插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4018.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裕源;何超;毛亮亮;毛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上海)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对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对接机构及插芯,光纤对接机构包括:对接器座,沿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插芯容置座,设置于所述对接器座的第一端,所述插芯容置座用以阻止第一个所述插芯朝所述第一端轴向移动;以及对接器施力部,设置于所述对接器座的第二端,所述对接器施力部用以向与第一个所述插芯通过插芯套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个所述插芯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的作用力,以使两个所述插芯的相对端相抵接。如此配置,可使两个插芯的相对端可靠地抵接,进而使两根光纤可靠地相导通。光纤对接机构的尺寸小,对接零部件数量少,装配简单,适用于狭小的空间内,当应用于如内窥镜之镜管等处时,可适应于内窥镜的狭小内腔,从而减小内窥镜的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导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对接机构及插芯。
背景技术
在医疗和工业等领域,电子内窥镜广泛应用于活体的体内(体腔内)的观察和处置,或者工业用的机械设备内部的检查和修理等。近年来,由于摄像元件的发展,利用内窥镜进行拍摄的图像或视频的分辨率变高,用于传输内窥镜所拍摄的图像或视频所用的连接器要求的数据通信速度变高;另一方面手术机器人,工业用探测机器人与内窥镜的结合应用使内窥镜的数据的传输距离增大,此外,考虑到易于向被检体的导入,谋求插入部的细径化,为了能够实现插入部的细径化并且在实现摄像元件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远距离且高速地传输大容量的信号,使用了光纤和光波导的传输方式也在内窥镜系统中被采用(如公开号 JP2012053159A的日本专利申请),其主要采用了光纤与内窥镜形成整体的方案。
采用光纤对大容量的信号进行远距离且高速地传输时,在光纤正确地连接的情况下,能够不使光信号衰减地传输。然而光纤与内窥镜形成一整体,不便于内窥镜的拆卸和连接。公开号CN10439580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方案,但该连接器尺寸较大,不适合在狭小空间的安装使用(如内窥镜镜管中)。且该连接器零件繁多,装配工艺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对接机构及插芯,以解决现有光纤对接连接器尺寸大、零件多、装配复杂等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对接机构,用以使两根光纤可拆卸地连接,两根所述光纤的相对端均设有插芯,所述光纤对接机构包括:
对接器座,沿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插芯容置座,设置于所述对接器座的第一端,所述插芯容置座用以阻止第一个所述插芯朝所述第一端轴向移动;以及
对接器施力部,设置于所述对接器座的第二端,所述对接器施力部用以向与第一个所述插芯通过插芯套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个所述插芯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端方向的作用力,以使两个所述插芯的相对端相抵接。
可选的,在所述光纤对接机构中,所述插芯容置座包括:
贯通的第一容纳部,用以容纳至少部分的第一个所述插芯;以及
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连接,用以阻止所述插芯相对于所述插芯容置座径向移动和朝所述第一端轴向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光纤对接机构中,所述插芯包括芯部与凸起于所述芯部之外周的凸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包括两个容置挡板,两个所述容置挡板之间形成一容置通道;所述容置挡板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形成所述限位部;
其中,两个所述容置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凸部的最大径向尺寸,
可选的,在所述光纤对接机构中,两个所述容置挡板的缺口还用以与所述凸部卡嵌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光纤对接机构中,所述容置挡板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有喇叭口形的导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上海)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微创(上海)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4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盖板斜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节水型绿化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