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杆自动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2911.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7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杰;吴坪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纳乐科思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1M11/08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件 折弯空间 工作台 料杆 定位件 折弯件 导轨 第一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 移动机构 折弯机构 自动折弯装置 透镜 本实用新型 驱动 固定设置 滑动设置 性能检测 折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镜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杆自动折弯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折弯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工作台、导轨和定位件,工作台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定位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定位件用于将料杆定位在工作台上;折弯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折弯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两侧,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折弯空间,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件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件运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折弯件靠近或远离折弯空间运动,工作台靠近或远离折弯空间运动,当工作台靠近折弯空间运动至料杆位于折弯空间时,折弯件靠近折弯空间运动用于折弯料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透镜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杆自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树脂透镜因加工便捷,成本低廉而取代玻璃透镜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普通的树脂材料成型的透镜能够满足市场上大部分的需求,但是特殊的环境则需要特殊的树脂材料制成的透镜。例如,油污较多的环境,工作处于振幅较大的环境中。
对于特殊材料制成的树脂透镜需要进行专项检测,其中有一项粘度参数需要检测,粘度越高其抗油污和抗振动性能越好,使用寿命延长。因为粘度检测过程需要将树脂透镜熔化再进行检测,其检测过程极其繁琐,不适用于量产的生产线检查,所以我司通过多次试验,简化其检测方式,最终转化成折弯检测,若树脂透镜的折弯检测合格,其粘度肯定是合格的,若树脂透镜的折弯检测不合格,则需要熔化该树脂透镜进行粘度检测,进一步判断其粘度是否合格。
因目前产品3是通过注塑成型的,如图1所示,注塑成型后的产品3包括树脂透镜31和与树脂透镜31相连的料杆32,则通过折弯料杆32代替折弯树脂透镜31即可。
折弯检测:将注塑成型出的料杆32插入孔穴中进行固定角度的折弯,如不发生断裂则判定粘度合格,如发生断裂则需要进行粘度检测后再次判定粘度是否合格。
目前我司折弯检测为人工手动折弯,既耗时又耗力,同时因为人工操作,折弯力度和角度难以统一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也难免会发生遗漏,导致不良品的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树脂透镜折弯检测为人工手动折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杆自动折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料杆自动折弯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和折弯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工作台、导轨和定位件,所述工作台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定位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将料杆定位在工作台上;
所述折弯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折弯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折弯空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件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件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折弯件靠近或远离折弯空间运动,所述工作台靠近或远离折弯空间运动,当所述工作台靠近折弯空间运动至料杆位于折弯空间时,所述折弯件靠近折弯空间运动用于折弯料杆。
作为优选,所述折弯件靠近折弯空间的工作面为斜面或弧面,当所述料杆折弯后,所述工作面与折弯的料杆贴合。若折弯件的工作面为平面容易对料杆形成剪切力,影响折弯检测的精度,折弯件的工作面设置为与折弯的料杆贴合的斜面或弧面,有效避免剪切力的影响,提高该折弯装置的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料杆竖直定位在工作台上,所述料杆的底端具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件包括若干与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所述折弯件和第一固定件的运动方向均垂直于料杆的轴线。只需将料杆通过定位柱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即可,当料杆运动至折弯空间后,第二固定件靠近第一固定件运动将料杆夹持固定住料杆,为折弯件的折弯操作做好准备,料杆的固定方式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选用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纳乐科思光学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纳乐科思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2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台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FA光纤阵列端面检测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