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光源透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12542.7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苏均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均谚 |
| 主分类号: | F21V9/40 | 分类号: | F21V9/4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44399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丹 |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涂层 光源 出光面 受光面 透光组件 界定 基层 背离 本实用新型 单一光源 功能效果 光源输出 透光结构 形变 光干涉 透光率 光效 射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ED光源透光结构。它包括透光组件,透光组件包含有基层及纳米涂层,并且在基层背离纳米涂层的一侧处界定有一受光面,在纳米涂层背离基层一侧处界定有一出光面,受光面系接收一光源,当光源依序通过受光面、基层、纳米涂层及出光面时,光源受到纳米涂层的影响,而产生光干涉现象,进而使得由出光面射出之光源的形状产生形变,且通过纳米涂层的设计,达到透光率的提升及增加光源输出的光效的功能效果;更可达到利用最简单的结构即可使单一光源形状产生改变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LED光源透光结构。
背景技术
光源的应用可说是非常多元且普遍的,尤其以紫外线光来说,其为波长在10nm至400nm之间的电磁波、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太阳光中含有部分的紫外线,电弧、水银灯、黑光灯也会发出紫外线。虽然紫外线不属于游离辐射,但紫外线仍会引发化学反应使一些物质发出荧光。而小于200 纳米的紫外线辐射会被空气强烈的吸收;因此称之为真空紫外线。
而前述紫光线光可运用在发光二极管(LED)上,发光二极管在365纳米的效率大约只有5-8%,在395纳米接近20%,而在较长波长的紫外线则有较好的效率。这些发光二极管数组开始被应用在医疗上,并且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数字打印上和无害的融入紫外线医疗环境。
然而,上述发光二极管紫外线光在使用时,却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一般的发光二极管紫外线光皆仅为单一光束,当欲变换为不同形状的光束时,必须仰赖多种机构才有办法将单一光束形成多个光束或多种形状,这在技术上是非常耗费成本。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已经成为行业亟待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光源透光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光源透光结构,包括
一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包含有一基层及一设于所述基层一侧处的纳米涂层;
一界定于所述基层背离所述纳米涂层一侧处的受光面,以供接收一光源;
及
一界定于所述纳米涂层背离所述基层一侧处的出光面,使所述光源由所述受光面接收后,依序通过所述基层及所述纳米涂层,并经由所述纳米涂层使所述光源产生光干涉现象,使得由所述出光面射出的光源的形状产生形变。
优选地,所述透光组件一侧设有一光源产生器,以产生出所述光源。
优选地,所述光源产生器为LED晶粒。
优选地,所述透光组件为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其中之一。
优选地,所述光源为雷射光、红外线或紫外光其中之一。
优选地,所述透光组件材质为硅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包括透光组件、基层、纳米涂层、受光面及出光面,其中,基层一侧处设有纳米涂层,且基层与纳米涂层皆包含在透光组件内,并且在透光组件位于基层的侧面处界定有前述的受光面,而位于纳米涂层的侧面处界定有前述的出光面,当光源由受光面进入透光组件的基层后,会再经过纳米涂层,此时,因纳米涂层具有光干涉的特性,使得光源通过纳米涂层后,会产生光束形状的改变,简言之,即由原本单一的光束,通过纳米涂层从出光面出来的光束会变成多个,或由多个光束拼成出各种形状。
综上所述,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透过透光组件上的纳米涂层,得以使穿过纳米涂层的光源产生形变,达到用最少的结构即可改变光源形状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均谚,未经苏均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2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台灯支架反射器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艺术表现投影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