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饲料搅拌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0648.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7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钧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B01F15/02;B01F3/20;A23N17/00;A23N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向霞 |
地址: | 137624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饲料 搅拌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饲料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自上而下布置的粉碎组件和混合组件;粉碎组件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粉碎筒;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于粉碎筒下方的外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筒中的内筒,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饲料组合物先后进行粉碎和混合操作,提高饲料组合物粉碎度和混合度,达到提高养殖效果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饲料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饲料是影响各类牲畜饲养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为了提高牲畜的生长速度,人们在牲畜饲喂过程中,多数饲料中都含有抗生素、生长激素等化学合成物质,这些物质在促进牲畜生长速度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副作用,如抗生素的药物残留、耐药性。为了提高牲畜饲养品质,现有技术中有在饲料中添加中药成分,不仅能够提高牲畜生长状况,并能够提高牲畜营养价值。混合中药的饲料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粉碎和混合,以提高饲料品质,经过充分粉碎混合的饲料能够增加饲料表面积和调整粒度,增加表面积提高了适口性,且在消化边内易与消化液接触,有利于提高消化率,更好吸收饲料营养成分,目前对混合有中药的牲畜饲料尚无解决提高中药饲料品质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药饲料搅拌混合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饲料组合物粉碎度和混合度,更有利于牲畜消化吸收。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药饲料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自上而下布置的粉碎组件和混合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粉碎筒,所述粉碎筒内转动设有粉碎筒同轴布置的第一螺旋输送带;粉碎筒上方还设有固定在壳体内的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轴向伸入粉碎筒的粉碎轴,所述粉碎轴外周面上固定有若干环绕粉碎轴布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沿粉碎轴轴向布置,各个固定块上安装有沿粉碎轴径向布置的粉碎刀片;所述混合组件包括设于粉碎筒下方的外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外筒中的内筒,所述内筒内设有沿内筒内壁螺旋布置的第二螺旋输送带,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还连接有用于使其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内筒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带的螺旋方向相反。
在本技术方案中,中药饲料搅拌混合装置能够将饲料组合物先后进行粉碎和混合操作,提高饲料组合物粉碎度和混合度,进而达到提高养殖效果的目的。
壳体内的粉碎组件用于对饲料进行高效粉碎,粉碎轴在转动时带动刀片,使输入粉碎筒内的中药配合组合物得到快速粉碎,在粉碎过程中,转动布置在粉碎筒内的第一螺输送带能够带动物料在粉碎筒内移动,第一螺旋输送带的上端斜面水平推动中药配合组合物,在第一螺旋输送带的螺旋斜面作用下,组合物沿第一螺旋输送带的上端斜面螺旋上升,从下向上移动,到达顶端后从螺旋的中心落下,在下落过程中组合物再次通过刀片粉碎,组合物在多次粉碎操作后,粉碎度更高。
中药饲料组合物充分粉碎后通过混合组件进行充分混合,在混合过程中,内筒沿着与第二螺旋输送带螺旋方向相反转动;经过粉碎的组合物在输送带的上端斜面水平推动中药配合组合物,在第一螺旋输送带的螺旋斜面作用下,组合物沿第一螺旋输送带的上端斜面螺旋上升,从下向上移动,到达顶端后,物料从筒壁向内筒的中心移动,然后从螺旋的中心落下,实现从下到上,沿内筒壁到中心,然后由上到下自由下落的循环多维混合运动,使中药饲料组合物各种成分的混合更加均匀,改善中药饲料组合物的混合效果。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筒底壁设有贯穿粉碎筒的下料槽口,所述下料槽口安装有可拆卸的下料筛网。
这样,下料筛网能够起到过滤中药饲料组合物的作用,充分粉碎的中药饲料组合物能够通过下料筛网即达到粉碎要求;当中药饲料组合物颗粒过大,能够截留在粉碎筒内继续粉碎。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轴的外周面上均匀布置有多道沿粉碎轴轴向布置的燕尾槽,各个所述固定块嵌装在所述燕尾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钧,未经陈建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0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的数据中心用模块化送风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冷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