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动式米粉挂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0405.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张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40 | 分类号: | A23L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米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动式米粉挂晾装置,属于米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转动式米粉挂晾装置,包括挂载安装部件、安装在挂载安装部件内的驱动转动部件和安装在驱动转动部件输出端上的米粉挂载部件,所述驱动转动部件包括驱动安装组件、设置在驱动安装组件上的竖直驱动组件和设置在驱动安装部件的定位联动组件,所述竖直驱动组件与定位联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米粉挂载部件包括若干呈矩形结构分布的米粉挂晾组件,每个所述米粉挂晾组件均呈竖直状态设置,若干所述米粉挂晾组件与定位联动组件的输出端一一对应。本实用新型在转动的过程中,米粉能够得到主动的风干,则能提高米粉的风干效率,避免自然晾干时间过长导致残废品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粉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动式米粉挂晾装置。
背景技术
米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几乎都有食用米粉的习惯,在我国南方稻米产区,米粉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了主食之一。但是,不同地区生产的米粉的工艺都有差别。据统计,全国米粉有上百种之多。
目前对于米粉的加工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对米粉的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可以根据最终产品的含水量,将米粉含水量在14%以下的称为干米粉,水分含量在30-60%的米粉称为湿米粉。干米粉因水分含量较低,保质期较长,便于运输,其市场占有量比湿米粉大;而湿米粉因食用口感较好,销量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米粉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待加工的米粉进行承载晾放作业,现有技术中的米粉晾放的装置均为位置固定不变的,均为自然晾放,则会使得米粉晾干的效率低下,且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式米粉挂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动式米粉挂晾装置,包括挂载安装部件、安装在挂载安装部件内的驱动转动部件和安装在驱动转动部件输出端上的米粉挂载部件,所述驱动转动部件包括驱动安装组件、设置在驱动安装组件上的竖直驱动组件和设置在驱动安装部件的定位联动组件,所述竖直驱动组件与定位联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米粉挂载部件包括若干呈矩形结构分布的米粉挂晾组件,每个所述米粉挂晾组件均呈竖直状态设置,若干所述米粉挂晾组件与定位联动组件的输出端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挂载安装部件包括矩形容纳箱、定位盖板和两组固定安装组件,所述矩形容纳箱呈中空状态,所述矩形容纳箱的底部设有正方形贯穿槽,所述定位盖板设置在矩形容纳箱的顶部,两组所述固定安装组件分别安装在定位盖板顶部的两侧,每组所述固定安装组件包括固定支撑板和两个锁定安装板,两个所述锁定安装板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驱动安装组件包括正方形安装架、十字形固定板、驱动支撑板和若干固定连接板,所述驱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矩形容纳箱内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正方形安装架设置在驱动支撑板的正下方,所述十字形固定板安装在正方形安装架内,所有所述固定连接板均设置正方形安装架和矩形容纳箱之间,每个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一端与矩形容纳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正方形安装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竖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传动轴和第一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支撑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顶端贯穿驱动支撑板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与十字形固定板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联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盘、第二传动轴、第二齿轮、传动拉绳和若干分别设置在正方形安装架的四个拐角处的联动转动部,所述第二传动轴贯穿十字形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盘套设在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盘和若干联动转动部通过传动拉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银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银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04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