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以及电气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10145.6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禹;张晓;吉田雄策;大西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28 | 分类号: | H02K1/28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樊一槿;陶海萍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 转子铁芯 轴承 止挡部 外周 马达 本实用新型 电气产品 抵接 中心轴线延伸 支承旋转轴 轴向定位 轴向 组装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和电气产品,该马达具有沿中心轴线延伸的旋转轴;配置于该旋转轴的外周,随该旋转轴一同旋转的转子铁芯;以及在轴向上位于该转子铁芯的一侧,在旋转轴的外周支承旋转轴旋转的第一轴承,其中,在该旋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止挡部,该止挡部从旋转轴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该第一轴承和该转子铁芯在轴向上抵接于该止挡部。电气产品包括上述马达。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马达的旋转轴上设置止挡部,在将轴承和转子铁芯组装至旋转轴的过程中,轴承和转子铁芯在轴向上可分别抵接至止挡部,由此可容易地实现轴承和转子铁芯的轴向定位,容易掌握轴承和转子铁芯的轴向间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以及电气产品。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马达中,需由马达的旋转轴带动马达的转子铁芯进行旋转,对于转子铁芯与旋转轴之间的固定方式,通常通过成形于旋转轴的滚花结构将二者紧固,由此旋转轴通过该滚花结构带动转子铁芯旋转。
另外,在现有结构中,马达的轴承通过与旋转轴之间的过盈配合而固定于旋转轴。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结构中,马达在组装过程中,由于需要分别将转子铁芯和轴承压入旋转轴,二者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容易掌握,如果二者轴向距离过近,转子铁芯在旋转时容易产生与轴承的摩擦,从而导致转子铁芯的旋转受阻,而如果二者轴向距离过远,则不利于马达的小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达以及电气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所述马达具有输出轴,所述马达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沿中心轴线延伸;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配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随所述旋转轴一同旋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支承所述旋转轴旋转,其中,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转子铁芯在轴向上抵接于所述止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键,所述定位键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转子铁芯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周向上与所述定位键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旋转轴的周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凹槽在轴向上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另一侧,所述马达还具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并且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止挡部夹持所述转子铁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定子,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子铁芯在径向上对置配置;以及机壳,所述机壳在周向上围绕所述定子配置,并且具有轴承支承部,所述轴承支承部至少在径向上支承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承部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机壳的内部成型有与所述定子抵接的定子抵接面,所述定子抵接面与所述止挡部的与所述转子铁芯抵接的抵接面位于同一轴向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轴承支承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轴承在轴向抵接的轴承支承沿,所述轴承支承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一侧,并且所述轴承支承沿比所述止挡部靠径向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0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极内嵌式无刷直流电机转子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