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09231.5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4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荣博 |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头 复合 帆船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包括鼻中隔片,其特征是:所述鼻中隔片的一端设有V形卡槽,所述鼻中隔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条的一侧下部,所述支撑条下端固定有对称的支撑片,所述支撑条上端固定连接在鼻头支撑片的下侧中部,所述鼻头支撑片的两侧分别通过缝线固定连接鼻翼支撑片。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假体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本装置对鼻头部支撑的稳定性强,节省手术时间,安全高效,结构稳定不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假体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
背景技术
为了修复先天性的或因意外事故引发的鼻部缺陷,或是为了使得鼻子更加美观,大多数临床医生会选择在病患的鼻部植入支架(假体)来调整鼻子的外观。考虑到手术并发症、生物相容性等因素,支架一般由医用硅胶、膨体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传统的支架主要由多个呈片状的基体(五到七片)拼接而成,在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用可吸收线拼接各片基体形成支架,再将支架与鼻中隔软骨缝合。传统支架由于由多片基体拼接而成,稳定性较差,手术后期,基体的拼接处容易因瘢痕挛缩产生的回缩力变形,从而导致鼻部形态难以长期维持。
而整体支架需要与两侧下外侧软骨穹窿部缝合固定,术中两侧张力较难保持一致,且术后两侧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组织回缩不可能保持对称一致。导致术后鼻头歪斜情况出现。而且所述各支架没有鼻翼软骨部分,术中需单独雕刻材料,缝合移植以加强鼻翼部分。增加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且增加术后支架不稳定性。
所以亟于制作一种一体式的鼻头部复合支架,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用于整形科的手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包括鼻中隔片,其特征是:所述鼻中隔片的一端设有V形卡槽,所述鼻中隔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条的一侧下部,所述支撑条下端固定有对称的支撑片,所述支撑条上端固定连接在鼻头支撑片的下侧中部,所述鼻头支撑片的两侧分别通过缝线固定连接鼻翼支撑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支撑片呈倒V形排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头支撑片为梯形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本支架的材质为预制有1MM微孔的医用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鼻头部复合“帆船”式支架可起到支撑鼻小柱和延长鼻中隔的作用,两个支撑片6呈倒“V”形排布可与骨性鼻前棘契合,以增加鼻头部支撑稳定。
2、鼻头支撑片、支撑条、鼻中隔片、V形卡槽和支撑片为一整体结构,且只有两个鼻翼支撑片需要与下外侧软骨外侧脚缝合,其他部位不需要缝合,只需要术中依据患者基础修剪好合适长度,卡槽与各部位契合好就好减少手术时间。
3、两个鼻翼支撑片可加强两侧下外侧软骨外侧脚,减少术后鼻翼退缩并发症出现,并可在鼻整形修复手术中重建鼻翼软骨支撑。
4、两侧鼻翼软骨的无张力缝合还可减少对鼻头部的两侧牵拉力,从而减少术后鼻头歪斜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鼻翼支撑片,2、鼻头支撑片,3、支撑条,4、鼻中隔片,5、V形卡槽,6、支撑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荣博,未经朱荣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