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浸入式底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009.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6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耿胜平;刘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明高温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陆彩霞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浸入 式底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浸入式底方,包括底方本体,所述底方本体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圆柱孔和锥形孔,所述圆柱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锥形孔的孔径,所述锥形孔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底方容易套偏的问题,并且到现场使用时更加稳固,此外还可以避免安装时底方或浸入式水口本体出现损坏,起到一定保护和缓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浸入式底方。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浸入式水口用于与中间包上水口对接的底盘都采用套底方来实现,现在使用的底方如图1和图2所示,套好的浸入式水口如图3所示,浸入式水口本体的外形通常是在烧成后用车床加工至图纸尺寸,然后套上底方,底方与浸入式水口本体的接触面为锥面,通过这种方式非常容易把底方套偏,使得产品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浸入式底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浸入式底方,包括底方本体,所述底方本体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圆柱孔和锥形孔,所述圆柱孔的孔径大于所述锥形孔的孔径,所述锥形孔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底方本体内的圆柱孔和锥形孔交接处通过弧形凸缘过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柱孔的高度与所述锥形孔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浸入式底方,用于套在浸入式水口本体上,浸入式水口本体的外形同样是通过车床加工至与底方相匹配的形状,底方与浸入式水口本体的接触面呈台阶状,这种方式很有效的解决了底方容易套偏的问题,并且到现场使用时更加稳固。
2)本实用新型中,将底方本体内的圆柱孔和锥形孔交接处设计为通过弧形凸缘过渡的形式,从而可以避免安装时底方或浸入式水口本体出现损坏,起到一定保护和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底方的侧面剖视图;
图2为现有底方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套好底方的浸入式水口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套有本实用新型的底方的浸入式水口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方本体;2、圆柱孔;3、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浸入式底方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底方本体1,底方本体1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包括圆柱孔2和锥形孔3,圆柱孔2的孔径大于锥形孔3的孔径,锥形孔3较大的一端与圆柱孔2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未图示,在底方本体1内的圆柱孔2和锥形孔3交接处通过弧形凸缘过渡。
圆柱孔2的高度与锥形孔3的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的新型浸入式底方用于套在浸入式水口本体上,浸入式水口本体的外形同样是通过车床加工至与底方相匹配的形状,底方与浸入式水口本体的接触面呈台阶状,这种方式很有效的解决了底方容易套偏的问题,并且到现场使用时更加稳固;此外,由于将底方本体1内的圆柱孔2和锥形孔3交接处设计为通过弧形凸缘过渡的形式,从而可以避免安装时底方或浸入式水口本体出现损坏,起到一定保护和缓冲作用。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明高温陶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明高温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道路修补的道路铲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逆流式泳池的循环平衡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