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矿用钻孔探测的差分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8921.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杰;陈经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平潭旭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B3/50;H01B11/02 |
代理公司: | 35211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雨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电路 隔离通讯 驱动电路 微处理器 主机 电源电路 供电电源 芯线缆 本实用新型 直流供电 线缆芯 通讯 芯线 钻孔 探测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矿用钻孔探测的差分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装置,其包括主机和从机。主机包括微处理器A、供电电源、隔离电路A和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从机包括微处理器B、电源电路、隔离电路B和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在主机中,微处理器A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连接,供电电源与隔离电路A连接,隔离电路A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连接。在从机中,微处理器B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连接,电源电路与隔离电路B连接,隔离电路B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连接。主机与从机通过两芯线缆连接,这样主机和从机所使用的两芯线缆既可以用于差分通讯,也可以用于直流供电,减少线缆芯数,既方便,又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钻孔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用钻孔探测的差分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装置。
背景技术
煤田地面钻孔探测仪器和资料处理方法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而在煤矿井下,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井下钻孔探测技术,以确保煤炭生产高产高效。如果能把地面钻孔探测仪器移植到煤矿井下,可极大的节约从地面到井下的打钻时间和费用,但由于煤矿特殊的防爆要求、有限的施工空间及对仪器功耗的限制,而且矿井钻孔探测工作的场所是狭小的煤矿巷道,因此,矿井下研发的探测仪器必须是精度高、体积小、易携带、高可靠性且综合化强度高。
矿用钻孔探测的通讯和供电装置是矿井下钻孔探测不可或缺的通讯和供电装置,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下钻孔探测系统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是,传统的矿井下钻孔探测系统所用的通讯和供电一般采用四芯屏蔽线缆,两芯用于通讯,两芯用于供电,又由于矿井下钻孔探测系统所用的线缆超过100m,线缆比较笨重,这样给现场探测施工带来诸多不便,降低了矿井下钻孔探测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某些公司也采用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缆的方式,但他们的系统通讯采用单端方式,这种方式降低了数据传输时的抗干扰能力,缩短传输距离和减小了传输速率,从而造成了数据传输的不稳定。
为了解决矿井下钻孔探测施工不便和数据传输不稳定的问题,近几年来,在矿井下钻孔探测数据传输方面,某些公司采用了增粗线缆线径和增强传输功率,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通讯速度和通讯距离的问题,但这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成本,而且如果采用两芯线缆单端传输方式根本上无法解决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问题,所以矿井下探测采用差分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缆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用钻孔探测的差分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矿用钻孔探测的差分通讯和供电共用两芯线装置,其包括主机和从机。主机包括微处理器A、供电电源、隔离电路A和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从机包括微处理器B、电源电路、隔离电路B和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在主机中,微处理器A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连接,供电电源与隔离电路A连接,隔离电路A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连接。在从机中,微处理器B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连接,电源电路与隔离电路B连接,隔离电路B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连接。主机与从机通过两芯线缆连接。具体地,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具有两路信号线,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的两路信号线分别与两芯线缆的一端的两个芯线对应连接,隔离电路A具有两路供电连接端,隔离电路A的两路供电连接端分别与两芯线缆的一端的两个芯线对应连接;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具有两路信号线,隔离通讯驱动电路B的两路信号线分别与两芯线缆的另一端的两个芯线对应连接,隔离电路B具有两路电源接线端,隔离电路B的两路电源接线端分别与两芯线缆的另一端的两个芯线对应连接。
所述的主机中微处理器A的RX端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的RXD端连接,微处理器A的TX端与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的TXD端连接;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中CAN控制器U2通讯端CANH与隔直电容C3的CA1端连接,隔离通讯驱动电路A中CAN控制器U2通讯端CANL与隔直电容C4的CA3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平潭旭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平潭旭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8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