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加工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08806.1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艳;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一上冲压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43/08 |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工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加工模,具体涉及连续加工模领域,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加工槽,位于加工台一侧的加工槽内部设有一号模具组,位于加工台另一侧的加工槽内部设有二号模具组,所述加工台顶部一侧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两侧设有切割机构,所述送料机构顶部设有脱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加工工件先经过切割机构进行切割边缘,留下两侧的连接筋条,然后再进行两侧的六次压料整形,整形过程中上下模具配合以及转动辊与底部的三个模具配合,实现加工工件的整形,整形效果好,无需其他的定位结构,最后经切割机构切割连接筋条,即可实现工件的完全脱板,加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加工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加工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生产时单一零件都是通过生产线统一加工,但是针对多个单加工的设备是分开设置的,在加工时需要不断的转移加工工位,在一个工位加工完成后需要转移到另外的工位进行加工,工件加工时需要切割成大致的形状然后再进行切割,切割后还需要进行压料整形,整形过程中还需要精准的定位,加工非常不便,加工的工件质量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续加工模,通过将待加工工件先经过切割机构进行切割边缘,留下两侧的连接筋条,然后再进行两侧的六次压料整形,整形过程中上下模具配合以及转动辊与底部的三个模具配合,实现加工工件的整形,整形效果好,无需其他的定位结构,最后经切割机构切割连接筋条,即可实现工件的完全脱板,加工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加工模,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加工槽,位于加工台一侧的加工槽内部设有一号模具组,位于加工台另一侧的加工槽内部设有二号模具组,所述加工台顶部一侧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两侧设有切割机构,所述送料机构顶部设有脱料机构;
所述一号模具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均匀分布的下模具一、下模具二和下模具三;
所述二号模具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均匀分布的下模具四、下模具五和下模具六;
所述脱料机构包括顶压板,所述顶压板底部四角固定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底端与加工台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底部一侧设有三组下压杆一,三组所述下压杆一底端分别固定连接上模具一、上模具二和上模具三,所述顶压板底部另一侧设有三组下压杆二,三组所述下压杆二底端均设有转动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机械臂和切割头,所述切割头固定设置于机械臂底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两组定位滚筒和驱动齿轮,每组定位滚筒均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加工台顶端前后两侧,所述定位滚筒底端贯穿加工台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外部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一端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底端连接步进电机,所述定位滚筒与加工台连接处活动套设有滚珠轴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组所述定位滚筒内侧活动卡接有待加工工件,所述待加工工件包括多个呈直线均匀分布的工件和固定多个工件的边框,所述工件和边框一体化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滚筒顶端外壁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设置为环形,所述边框活动卡接于输送槽内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下压杆一均设置为两个且关于加工槽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上模具一、上模具二和上模具三均设置为两个且关于加工槽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下模具一、下模具二和下模具三截面均设置为T形,且顶部两侧表面分别与上模具一、上模具二和上模具三底部表面相吻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下压杆二均设置为两个且关于加工槽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每个所述下压杆二底部的转动辊均关于加工槽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三组所述转动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且分别与下模具四、下模具五和下模具六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一上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一上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8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箱自动注水及进水管余水排空装置
- 下一篇:富硒大米分级粒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