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8797.6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H05F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吸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灰尘的静电圆筒,静电圆筒一端连接有集料腔,静电圆筒外围设有多个呈环设的用于拨动灰尘的拨动耙齿,多个拨动耙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沿静电圆筒轴向往复运动将静电圆筒上吸附的灰尘导入集料腔;驱动机构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使多个拨动耙齿朝向集料腔移动时与静电圆筒接触,多个拨动耙齿背向集料腔移动时与静电圆筒分离。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除尘组件采用静电圆筒先吸附静电的纺织纤维后,再采用往复移动的多个拨动耙齿将静电圆筒上吸附的纺织纤维导入集料腔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方便带静电的纺织纤维的处理,避免传统引风除尘装置容易导致静电纺织纤维堆结影响除尘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多为纺织纤维、细绒,由于在纺织纤维、细绒的产生过程中多伴随着牵引、摩擦,导致产生的纺织纤维、细绒多带静电。带静电的纺织纤维容易吸附在生产机械上,不便于清除,影响生产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处理,由于纺织纤维带静电,除尘装置将带静电的纺织纤维导入除尘装置内后,纺织纤维容易粘附堆结在除尘装置内,影响除尘装置的使用,所以现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除去带静电纺织纤维灰尘的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附除尘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尘装置不便于清除带电纺织纤维灰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吸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灰尘的静电圆筒,所述静电圆筒一端连接有集料腔,所述静电圆筒外围呈环设有多个用于拨动灰尘的拨动耙齿,多个拨动耙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沿静电圆筒轴向往复运动将静电圆筒上吸附的灰尘导入集料腔;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使多个拨动耙齿朝向集料腔移动时与静电圆筒接触,多个拨动耙齿背向集料腔移动时与静电圆筒分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除尘组件采用静电圆筒先吸附静电的纺织纤维后,再采用往复移动的多个拨动耙齿将静电圆筒上吸附的纺织纤维导入集料腔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方便带静电的纺织纤维的处理,避免传统引风除尘装置容易导致静电纺织纤维堆结影响除尘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杆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拨动齿与静电圆筒分离时导向杆的结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拨动耙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二步进电机1、步进电机1a、主动轴2、第一锥齿轮3、第二锥齿轮4、进风筒5、主动齿轮6、驱动齿轮7、拦截网8、拨动耙齿9、拨动齿91、安装杆92、进风管 10、集料腔11、防退倒刺12、静电圆筒13、连接杆14、螺纹套15、螺纹杆16、下顶杆 17、支撑板18、支撑柱19、连接套20、上顶杆21、导向杆22、左活动杆221、定位销2211、右活动杆222、限位件223、限位槽2231、承重板23、承重柱2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枝江市凯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8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饲料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饲料加工用饲料混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