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8617.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荣博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卡槽式 医用 硅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包括鼻小柱部和鼻背部,其特征是:所述鼻小柱部固定连接所述鼻背部,所述鼻背部包括鼻背主体、鼻根部和额头部,所述鼻背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鼻小柱部,所述鼻背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鼻根部的一端,所述鼻根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额头部。本实用新型涉及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本实用新型的鼻背填充物与支架间卡槽连接,加强术后支架稳定性,避免术后出现鼻头歪斜等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
背景技术
为了修复先天性的或因意外事故引发的鼻部缺陷,或是为了使得鼻子更加美观,大多数临床医生会选择在病患的鼻部植入支架(假体)来调整鼻子的外观。考虑到手术并发症、生物相容性等因素,支架一般由医用硅胶、膨体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后植入鼻背填充物。
现有技术的客观缺点为:鼻背填充物与支架间无连接,进而导致术后支架不稳定,术后出现鼻头歪斜等情况出现;现有鼻背填充物与额部无过度,术后鼻根部与额部过渡区凹陷;现有鼻背填充物一般呈“L”形,鼻小柱部需另外缝合盾牌移植物改善鼻小柱外形,手术费事费力。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设计了一种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方便进行鼻部整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L形卡槽式医用硅胶假体,包括鼻小柱部和鼻背部,其特征是:所述鼻小柱部固定连接所述鼻背部,所述鼻背部包括鼻背主体、鼻根部和额头部,所述鼻背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鼻小柱部,所述鼻背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鼻根部的一端,所述鼻根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额头部,所述鼻背主体和鼻小柱的背面中轴线处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小柱部和鼻背部的垂直切面呈90度夹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额头部与所述鼻根部成角度α倾斜,α>9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根部和所述额头部的下面是与鼻背主体2呈角度β倾斜的圆滑表面,其中角度β>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额头部的末端厚度为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槽宽度为1mm,深度为2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小柱部和鼻背部采用预制有1MM微孔的医用硅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小柱部为盾牌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鼻小柱部和鼻背部的连接部为倒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鼻背填充物与支架间卡槽连接,加强术后支架稳定性,避免术后出现鼻头歪斜等情况出现;鼻背填充物与额部过度,减少术后鼻根部与额部过渡区凹陷,术后鼻背外形流畅;鼻小柱部为盾牌状,改善鼻小柱外形,减少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1、额头部,2、鼻背主体,3、鼻小柱,4、卡槽,5、鼻根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荣博,未经朱荣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8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