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7558.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褚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明成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李新昂 |
地址: | 43006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婴儿 折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包括前睡篮夹片,所述前睡篮夹片内套接有扶手底座,所述前睡篮夹片外套接有中睡篮夹片,所述中睡篮夹片上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端伸出所述睡篮夹片与所述前睡篮夹片相接触;该装置将扶手和折叠关节进行整合,实现了整体联动锁定和解锁,不需要额外增加步骤,使用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婴儿车的折叠关节(尤其是需要安装宝宝扶手的关节点)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满足在折叠时同时锁定和解锁宝宝扶手,因此增加了额外的宝宝扶手固定点,导致婴儿车在折叠时,要不需要先单独拆卸扶手,要不就要先将扶手折叠,再继续折叠婴儿车,导致整个折叠过程不方便,不利于操作,影响顾客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能够实现锁定和解锁,不需要增添额外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包括前睡篮夹片,所述前睡篮夹片内套接有扶手底座,所述前睡篮夹片外套接有中睡篮夹片,所述中睡篮夹片上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一端伸出所述睡篮夹片与所述前睡篮夹片相接触;
所述中睡篮夹片包括第一弧形夹片和第二弧形夹片,所述第一弧形夹片和所述第二弧形夹片间隔且对称的安装在第一套筒上。
进一步,所述前睡篮夹片包括第三弧形夹片和第四弧形夹片,所述第三弧形夹片和所述第四弧形夹片间隔且对称的安装在第二套筒上;
所述第三弧形夹片和所述第四弧形夹片之间插接有所述第一弧形夹片和所述第二弧形夹片。
进一步,所述第三弧形夹片和所述第四弧形夹片上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挡块穿过所述第一套筒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相卡接。
进一步,所述扶手底座包括第五弧形夹片,所述第五弧形夹片的一侧与连接棍相连接,所述第五弧形夹片上设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三弧形夹片和所述第四弧形夹片之间插接有第五弧形夹片。
进一步,转动所述连接棍,所述第五弧形夹片能够在所述第三弧形夹片和所述第四弧形夹片之间转动。
进一步,当所述连接棍转动到与所述第二套筒相垂直时,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将扶手和折叠关节进行整合,实现了整体联动锁定和解锁,不需要额外增加步骤,使用更加便捷;
1)扶手底座、前睡篮夹片和中睡篮夹片相互套接,活动性好,不需要部件,节省空间;
2)当扶手底座和前睡篮夹片相垂直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重合,挡块穿过中睡篮夹片,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抵接,沿着Y轴方向转动挡块就能完成睡篮的收纳;沿着反方向转动挡块就能完成睡篮的撑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的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折叠装置,包括前睡篮夹片1,所述前睡篮夹片1内套接有扶手底座3,所述前睡篮夹片2外套接有中睡篮夹片2,所述中睡篮夹片2上安装有挡块4,所述挡块4的一端伸出所述睡篮夹片2与所述前睡篮夹片1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明成,未经褚明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7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