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型铸铁的浇口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6795.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霞;郑霞;方俊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铸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章胜强 |
地址: | 2428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型 铸铁 浇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型铸铁的浇口杯,属于砂型铸造领域,包括:两个中心对称的浇口壳,两个浇口壳的接触面贴合放置;浇口壳由一节圆柱壁和一节锥形漏斗壁组成,圆柱壁半圆形端面连接在锥形漏斗壁小口端,连接处内壁圆滑处理;所述圆柱壁内壁设有一组相互平行斜挡板,挡板高度小于圆柱壁内壁半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浇铸金属液体时产生涡流,提高金属液体流动性,提升铸造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铸造领域,尤其涉及砂型铸造浇口领域。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是常见的铸造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钢、铁和一些有色金属铸件的生产,由于砂型铸造结构简单、造型方便、成本低廉,适合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也适合单件复杂零件的成型。
浇铸时由于高温金属液体表面张力,高温金属液体可能无法充分流入砂型腔体内的,造成铸件的残缺,或者表面形成冷却金属膜后又被金属液挤到砂型腔体内,形成裂纹。砂型腔体内在铸造完成后填满金属液体,不便设置搅拌机构,现有技术中,如CN104959541A、CN204747416U,对浇口的设计主要针对铁水的过滤,而未对砂型腔体内金属液体流动性进行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砂型腔体内金属液体流动性小,表面张力导致铸件残缺、金属液体表面冷却导致铸件形成裂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砂型铸铁的浇口杯,包括:两个中心对称的浇口壳,两个浇口壳接触面贴合放置;浇口壳由一节圆柱壁和一节锥形漏斗壁组成,圆柱壁半圆形端面连接在锥形漏斗壁小口端,连接处内壁圆滑处理;所述圆柱壁内壁设有一组相互平行斜挡板,挡板高度小于圆柱壁内壁半径。
进一步地,浇口壳为金属制成,表面设有一层陶瓷。
进一步地,圆柱壁外壁设有挡板,挡板位于圆柱壁中央,形状为半圆形,半圆形直线边靠近两个浇口壳接触面。
进一步地,圆柱壁外壁设有多组环形凹槽,凹槽与圆柱壁半圆形端面平行,凹槽外设有固定架。
进一步地,固定架有两个半圆形固定环组成,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两个固定环。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倒入高温金属液体时,金属液体通过斜放的挡板,形成涡流,增加液体流动性,减小金属液体表面张力,避免冷却金属膜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浇口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口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浇口杯和砂型腔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砂型铸铁的浇口杯,包括:两个中心对称的浇口壳1,两个浇口壳1的接触面13贴合放置;浇口壳1由一节圆柱壁11和一节锥形漏斗壁12组成,圆柱壁11半圆形端面连接在锥形漏斗壁12小口端,连接处内壁圆滑处理;两个对称的浇口壳1便于在铸造完成后拆卸,继续后续工艺。
所述圆柱壁11内壁设有一组相互平行斜挡板111,挡板111高度小于圆柱壁11内壁半径。浇铸时,两组中心对称的平行斜挡板111使得金属液体顺着挡板111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金属液体留置砂型腔体31内时,涡流使得金属液体表面波动,避免金属液体表面冷却形成冷却膜,提升铸造效果。
浇口壳1为金属制成,表面设有一层陶瓷,金属选用耐高温的金属,如:钨钢。浇口壳1由金属制成,具有强度高的特点,避免在铸造过程中会受到由于金属液体冷却体积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的挤压力发生损伤。表面设有陶瓷使得金属液体冷却后和浇口壳1易于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铸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铸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6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内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印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