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5887.X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3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廖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万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7/00 | 分类号: | F27D27/00;F27B14/08 |
代理公司: |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9 | 代理人: | 徐克寒 |
地址: | 34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锭 熔化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熔化炉由隔板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和熔化室II,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熔化室I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熔化室II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熔化室II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机械搅拌器置于电磁铁环形区域内,机械搅拌器包括永磁铁环、若干组搅拌杆、轴承以及转轴,搅拌杆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转轴外壁上,转轴置于轴承内,永磁铁环将若干组搅拌杆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轴承通过连接杆与熔化室II内壁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采用永磁式非接触和机械接触式两种结构组合式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佳,使得铝原料熔化充分、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铝锭熔化是必不可少的阶段,将固体的原材料高温加热熔化后形成液态的铝水,再经过后续的浇铸、成型、脱模等工序形成对应的铝合金产品,所以可以看出,铝锭熔化是影响后续铝合金成品质量的关键单元,故而要确保原料全部熔化和铝液的均匀性,现有方法一般是采用搅拌装置,常规的搅拌装置效果欠佳,使得铝原料熔化不充分、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铝合金铸造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铝锭熔化搅拌装置,包括熔化炉,熔化炉由隔板将其分为上下的熔化室I和熔化室II,隔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贯通的流液通道;熔化室I外设有两组对称的侧置式的永磁搅拌机;熔化室II内设置多组旋转的机械搅拌器,熔化室II内壁上安装环形的电磁铁,机械搅拌器置于电磁铁环形区域内,机械搅拌器包括永磁铁环、若干组搅拌杆、轴承以及转轴,搅拌杆环向均匀固定安装在转轴外壁上,转轴置于轴承内,永磁铁环将若干组搅拌杆末端依次相接围成一圈,轴承通过连接杆与熔化室II内壁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若干组搅拌杆与转轴组成涡轮形状。
进一步地,搅拌杆为圆滑的弧形杆。
进一步地,两组永磁搅拌机搅动方向相反,其中一组朝上、另一组朝下。
进一步地,流液通道为从上至下由窄逐渐变宽的喇叭形状,且流液通道的底端从隔板板底延伸出去。
进一步地,熔化室II的末端中间连通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控制阀,出液管内还设置温度探头。
进一步地,熔化室II的末端为半椭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室熔化,且采用永磁式非接触搅拌和机械接触式搅拌两种结构组合式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佳,使得铝原料熔化充分、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熔化室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熔化室I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熔化室I,2-熔化室II,3-隔板,301-流液通道,4-永磁搅拌机,5-电磁铁,6-机械搅拌器,601-永磁铁环,602-搅拌杆,604-轴承,603-转轴,7-温度探头,8-连接杆,9-出液管,10-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万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万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5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