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5613.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夏耀文;衡燕;夏国文;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恒仕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G07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柜体 电机控制模块 网络通信模块 电子显示屏 收纳 报警模块 感应模块 管理模块 收费模块 自动开门 主机座 主控芯 储室 护框 头像 针孔式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 左右对称 智能 二维码 检测 位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包括自助柜体,所述自助柜体的顶部设有功能护框,所述功能护框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收纳储室,所述收纳储室的内侧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的顶部设有二维码扫码区,所述二位码扫码区的顶部设有针孔式摄像头,所述自助柜体的底部设有主机座箱,所述主机座箱的内部设有主控芯板;所述主控芯板包括检测感应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扫码收费模块、头像管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感应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扫码收费模块、头像管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该种设备可以通过扫脸的方式进行自助打开,提供用户选择商品,同时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支付,较为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售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伴随着网络化时代,较多支付方式采用线上手机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随之而来出现较多的自动售卖柜,这些售卖柜可以自助进行选择零售的商品,无需人进行管理,较为方便,然而较多数智能的售卖柜,无法进行打开设备,提供客户自助选择,需要手动在外部选择,操作不够方便,并且较多数因为按键的灵敏程度,导致选择了错误的商品,功能性较差,以上这些就需要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进,那么如何设计出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解决了然而较多数智能的售卖柜,无法进行打开设备,提供客户自助选择,需要手动在外部选择,操作不够方便,并且较多数因为按键的灵敏程度,导致选择了错误的商品,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包括自助柜体,所述自助柜体的顶部设有功能护框,所述功能护框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收纳储室,所述收纳储室的内侧设有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的顶部设有二维码扫码区,所述二位码扫码区的顶部设有针孔式摄像头,所述自助柜体的底部设有主机座箱,所述主机座箱的内部设有主控芯板;所述主控芯板包括检测感应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扫码收费模块、头像管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检测感应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扫码收费模块、头像管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检测感应模块包括震动感应单元和红外检测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收纳储室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玻璃门,所述弧形玻璃门的内侧均连接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的顶部连接转动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功能护框的内侧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连接扣合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收纳储室的内侧设有振动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主机座箱的内部设有红外线检测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脸自动开门智能售卖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振动传感器和红外线检测器进行检测用户使用取得商品,并通过人脸识别扫描的方式,提供全开放式购买商品,同时在设备外部添加了二维码扫码区,便于进行手机支付,自助方便,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机座箱的内部添加了主控芯板,利用检测感应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扫码收费模块、头像管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报警模块进行提供输入操作、收费记录、通信传输数据,并且可以利用报警模块,防止人为损坏,使用更加安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恒仕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恒仕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5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