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3649.5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柱;温川飙;冯欣悦;张涛;吴伟平;高园;宋海贝;姚光远;孟诗琪;龙姝羽;张云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石墨 热辐射 智能 艾灸 | ||
1.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仪器壳体,所述仪器壳体内配置有发热体、电池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加热输出控制模块、温度检测电路和控制芯片,所述发热体通过加热输出控制模块连接电池,所述加热输出控制模块受控于控制芯片,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连接控制芯片,控制模块还包括用于接收智能终端设备指令的通信模块,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发热体的温度,仪器壳体底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大小与艾灸包和发热体适配,所述发热体完全覆盖凹槽,所述发热体为石墨烯电热膜,石墨烯电热膜包括石墨烯层、PET透明膜基底、银浆电极和PET透明防爆膜覆盖层,所述石墨烯层位于PET透明膜基底和PET透明防爆膜覆盖层之间,所述银浆电极附着在石墨烯层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壳体设有凹槽,凹槽与电池适配,凹槽的径向截面为圆角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壳体前薄后厚,仪器壳体为流线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集成在控制芯片中,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为nRF51822,所述温度传感器为DS18B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为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电池连接稳压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模块包括低压差稳压器mcp1702t 3302e/cb,所述低压差稳压器mcp1702t 3302e/cb的Vin引脚连接电池的正端,低压差稳压器mcp1702t 3302e/cb的Vout引脚的输出电压为控制模块供电,低压差稳压器mcp1702t 3302e/cb的GND引脚、电池的负端接地,低压差稳压器mcp1702t3302e/cb的Vin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1,低压差稳压器mcp1702t 3302e/cb的Vout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C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输出控制模块包括MOS管Q1,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控制芯片,MOS管Q1的连接控制芯片,MOS管Q1的源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端,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发热体的一端,发热体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池的负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石墨烯热辐射智能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控制芯片、稳压模块均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在仪器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36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