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往复回转功能的桥梁转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2483.5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锋;姜文英;宋建平;郑娜;韩家山;陈新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往复 回转 功能 桥梁 转体 系统 | ||
一种具有可往复回转功能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动机构和正反转动力牵引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体桥梁上承台和转体桥梁下承台之间的转体组件、对转体桥梁上承台进行支撑的平衡稳定机构,正反转动力牵引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转动机构两侧的动力牵引机构组成,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正转牵引索、反转牵引索、牵引卷桶、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正转牵引索和反转牵引索的一端分别相对固定在转体桥梁上承台的外圆柱面上,正转牵引索和反转牵引索的一端缠绕方向相反的固定在牵引卷桶上,牵引卷桶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采用控制驱动电机旋转方向的变化达到转体系牵引力方向变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及建筑结构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可往复回转功能的桥梁转体系统。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作为一种将跨越障碍上空作业转化为岸上或侧面作业后再实施跨越障碍转体的新型的桥梁施工方法,因其对既有线影响小 、安全可靠 、工程造价低 、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城市立交及跨越深沟峡谷的桥梁建设。桥梁转体系统作为桥梁转体的转动机构的核心系统,在承受上部桥梁结构荷载的同时实现桥梁的低摩擦转动,是保证转体施工安全及转动精度的关键所在。
目前,一些运输繁忙的码头、车站、场馆由于交通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及其它特殊需求的航道或道路,需要跨越的桥梁具有周期性开合的要求。现有桥梁转体施工均为一次性单向转体,桥梁转体完成后桥梁转体转动牵引系统即进行固结,无法实现桥梁周期性开合及往复回转的要求。同时,现有的转体组件的摩擦副转动面在长期使用时易产生锈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往复回转功能的桥梁转体系统,通过在转体组件的外侧对称布置正反转牵引索及驱动电机,采用控制驱动电机旋转方向的变化达到转体系牵引力方向变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可往复回转功能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动机构和正反转动力牵引机构;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体桥梁上承台和转体桥梁下承台之间的转体组件、对转体桥梁上承台进行支撑的平衡稳定机构,平衡稳定机构包括撑脚和滑道,滑道设置在转体桥梁上承台的 下方,在滑道与转体桥梁上承台之间安装有撑脚,撑脚随着转体桥梁上承台沿滑道滑动;
所述的正反转动力牵引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转动机构两侧的动力牵引机构组成,所述的牵引机构包括正转牵引索、反转牵引索、牵引卷桶、减速机和驱动电机,正转牵引索和反转牵引索的一端分别相对固定在转体桥梁上承台的外圆柱面上,正转牵引索和反转牵引索的一端缠绕方向相反的固定在牵引卷桶上,牵引卷桶通过减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
转体组件为转体球铰或转体平铰。
撑脚与滑道之间设置有平面摩擦副。
驱动电机与控制台相连。
转体组件的摩擦副的转动面上贴覆有高光洁度不锈钢或电镀/喷涂耐蚀镀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牵引卷桶的转动,控制卷桶的旋转方向,通过正转牵引索和反转牵引索实现了中间转体桥梁上承台的往复转动,实现了桥梁结构周期性开合及往复回转的目的,解决了特殊应用场合的交通及航道通行问题。满足了一些运输繁忙的码头、车站、场馆由于交通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及其它特殊需求的航道或道路对桥梁周期性开合及往复回转的需求。
2、为防止转体组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摩擦副产生锈蚀问题,可以在摩擦副的转动面上贴覆有高光洁度不锈钢或电镀/喷涂耐蚀镀层,以防锈防蚀,增加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往复回转的桥梁转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2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