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2063.7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昌翔陵纸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1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刮泥池 污泥回流 沉淀池 好氧池 污泥 污水池 储池 造纸污水处理 排放标准 燃烧处理 污水浓缩 系统维护 出水口 脱水机 污泥管 污水管 成块 脱水 施肥 浓缩 | ||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沉淀池、好氧池和刮泥池,污水池与沉淀池通过污水管连通,沉淀池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与刮泥池连通,刮泥池与出水口连通,还设有污泥回流井,污泥回流井与刮泥池连通,污泥回流井通过污泥管与污泥储池连通,污泥储池与浓缩脱水机连通,处理效果较好,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水浓缩脱水成块,也可以燃烧处理污泥块或者进行施肥,效率较高,该系统维护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造纸工业用水量大,是污染水环境的主要行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制约造纸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建立新型水资源利用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废水处理及回用综合处理技术,实现污水零排放,对我国造纸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造纸废水的零排放是指进入系统的清水和原料中水分应等于蒸发汽化水、成品纸中水分、筛渣及污泥中水分的综合。零排放是实现制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造纸企业废水治理的发展方向。
中国专利CN207986950U“造纸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的蒸发室和燃烧室的方式去处理制浆废水,将干燥的的废渣进行燃烧来加热蒸发室里面的污水,这种结构在不适应大量的污水处理,在这种燃烧方式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火灾等情况,处理十分的危险,且污水处理速度较慢,且在该设备在清洗的时候也十分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解决在对造纸污水处理处理时污水处理速度较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池、沉淀池、好氧池和刮泥池,污水池与沉淀池通过污水管连通,沉淀池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与刮泥池连通,刮泥池与出水口连通,还设有污泥回流井,污泥回流井与刮泥池连通,污泥回流井通过污泥管与污泥储池连通,污泥储池与浓缩脱水机连通。
优选方案中,所述好氧池与沉淀池之间设有溶解池,所述溶解池内部设有搅拌器,所述好氧池内部设有搅拌器,好氧池下方设有多个出气喷口,出气喷口与鼓风机连通。
优选方案中,所述好氧池上设有溶解氧测定仪。
优选方案中,所述污泥回流井通过污泥管与溶解池连通。
优选方案中,所述污水池进水口处设有第一闸门,第一闸门的一侧设有粗过滤提升机,粗过滤提升机的一侧设有第二闸门,第二闸门的一侧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连通污水管。
优选方案中,沉淀池内部的混合池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两侧设有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
优选方案中,所述污泥储池与浓缩脱水机之间设有污泥泵,所述浓缩脱水机将污泥浓缩成块,所述浓缩脱水机的出水口通过污水管与污水池连通,污泥储池通过污水管与污水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到污水池,通过污水池里面的粗过滤提升机,将一些大块的造纸污提取出来,再通过抽水泵将污水传输到沉淀池,沉淀池内部通过混合池混合和,细过滤提升机进行再次对污水里面的细渣进行提取出,经过第二沉淀池后将污水运输到溶解池对污水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和树脂酸盐等进行溶解,在通过好氧池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将污水传输到刮泥池,经过刮泥池,这时的污水已经达到污水排放的标准,直接将污水从出水口排出,刮泥池最后的污泥流到污泥回流井,污泥回流井进行沉淀后进行循环的回流到溶解池,污泥回流井的污泥流到污泥储池,污泥储池将污泥通过浓缩脱水机将污泥浓缩脱水成块,该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多个循环利用对造纸出现的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较好,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水浓缩脱水成块,也可以燃烧处理该块,效率较高,该系统维护也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造纸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昌翔陵纸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宜昌翔陵纸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20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工湿地的黑臭水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交替工作的污水磁力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