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滚轮架上筒形焊件轴向窜动调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1577.0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宋联美;曹永青;穆欣;贾平;闫红彦;李素芳;贾利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利超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滚轮 架上 筒形焊件 轴向 调整 系统 | ||
一种焊接滚轮架上筒形焊件轴向窜动调整系统,包括一对主动滚轮、第一从动滚轮、第二从动滚轮和一个圆筒状的检测模块,检测模块通过夹具同轴线安装在筒形焊件上,检测模块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模块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模块的正左方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模块的正右方设置有第四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面转移,只需对形状简单,尺寸较小的检测模块进行一次精加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然后通过滚轮轴线和焊件中心轴线不平行引起四个压力传感器输出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从动滚轮运动,有效防止即将发生的轴向窜动,很大程度上避免轴窜位移超出允许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滚轮架上筒形焊件轴向窜动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焊接滚轮架有四个滚轮支撑一个筒形焊件,理论上四个滚轮中心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且相互平行,并且焊件一端两滚轮间距离与另一端两滚轮间距离相等,达到每个滚轮轴线与焊件中心线平行。但由于制造和安装精度等原因,滚轮轴线和焊件中心轴线不平行而形成螺旋角,导致焊件轴向窜动。
目前常用的防轴向窜动焊接滚轮架主要由主动滚轮(驱动焊件回转),从动滚轮架(调节焊件轴向窜动方向),焊件轴向窜动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焊件轴向窜动检测装置主要通过传感器用弹簧力顶住焊件端面,从而跟随焊件的轴向窜动。根据轴向窜动位移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反馈给控制系统,防窜机械执行机构动作,达到防窜目的。防窜机械执行机构有偏转式,顶升式和平移式三种,常用的是平移式执行机构,从动滚轮沿垂直于焊件中心轴线水平移动,调整焊件轴向移动方向,实现防窜功能。
但目前防轴向窜动焊接滚轮架存在如下问题:目前常用的检测方式是筒形焊件端面检测,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焊件端面与其轴心线垂直方向上凸凹不平的影响,因而对端面精度要求较高;目前常用平移式执行机构调整从动滚轮沿垂直于焊件中心轴线的水平移动来实现防窜功能,从动滚轮水平移动由电机正反转决定,但是电机的转速为一有限恒定值,从动轮平移和焊件螺旋角变向需要时间,若电机动作不及时,将会是轴窜位移超出允许范围;为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把轴窜位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计算机或PLC上通过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理论,采用位移和速度负反馈的非线性控制规律来实现,控制系统复杂;最后由于目前国内现行工艺的情况,决定了焊件外形形状与理论形状偏差较大,即圆度、圆柱度误差比较大,加大了焊件在滚轮架上转动时轴向窜动的幅度和随机性。基于以上问题,使很多筒体焊件生产厂家虽需要焊接防窜滚轮架,但防窜功能仍靠操作工眼看手调来完成防窜功能,自动防窜功能只是一个摆设。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焊接滚轮架上筒形焊件轴向窜动调整系统,实现从动滚轮架及时平移,避免轴窜位移超出允许范围,同时降低对焊件检测面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防轴向窜动滚轮架自动调整功能无效的问题,提供一种焊接滚轮架上筒形焊件轴向窜动调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1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恒温恒湿空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储物盒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