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泥隔油沉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8872.5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栾博;丁毅;秦学鹏;马文杰;田浩勇;金武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顺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D17/05;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泥隔油 沉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泥隔油沉降装置,包括折板反应池、隔油沉降池和前置式吸泥刮油机,所述折板反应池左侧壁的上侧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折板反应池的上下侧壁交错设置有多个垂直折板,所述隔油沉降池设置在所述折板反应池的右侧,所述隔油沉降池左侧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左端与所述折板反应池相连通,所述前置式吸泥刮油机包括集油槽、吸泥盘、压力泵、伺服电机和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油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刮油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钢带和直角刮板,本实用新型不仅加快了混合反应的速率,缩短了沉降时间,而且除泥去油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泥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泥隔油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行业及污水处理行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主要为含油污泥,产生量多,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对人类生活环境将造成重大危害。
目前处理含油污泥的技术多种多样,现今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固化处理、焚烧处理、溶剂处理等。每种方法都各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都因针对性不强,处理成本高等缺点没有广泛推广。且现有的隔油沉降池工艺在用于废水处理时,对于含油废水中的油、泥去除率差、且沉降时间长,浮油的流动性差,浮在水面上难以收集,同时沉降过程中的污泥具有污泥颗粒较轻,且水体的扰动易使已经沉降的污泥再次扰动,同时沉降池内污泥不平均沉降,使得沉降池内污泥一端堆泥很多,另一端沉泥较少,不易同步去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泥隔油沉降装置,不仅加快了混合反应的速率,缩短了沉降时间,而且除泥去油效果好。
一种吸泥隔油沉降装置,包括折板反应池、隔油沉降池和前置式吸泥刮油机,所述折板反应池左侧壁的上侧固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折板反应池的上下侧壁交错设置有多个垂直折板,所述垂直折板之间的距离由左至右依次增大,所述隔油沉降池设置在所述折板反应池的右侧,所述隔油沉降池左侧壁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左端与所述折板反应池相连通,所述前置式吸泥刮油机包括集油槽、吸泥盘、压力泵、伺服电机和刮油装置,所述集油槽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油沉降池内顶壁的中心位置,所述集油槽上侧壁的左右两侧设置进油口,所述集油槽下侧壁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末端穿过所述隔油沉降池的右侧壁,所述吸泥盘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油沉降池内底壁的中心位置,所述吸泥盘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吸泥孔,所述压力泵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油沉降池外顶壁的中心位置,所述压力泵的一端连接有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依次贯穿所述隔油沉降池上侧壁、集油槽的下侧壁,所述吸泥管的下端与所述吸泥盘上侧壁的中心位置相连通,所述刮油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油槽的左右两侧,所述刮油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钢带和直角刮板,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油沉降池外顶壁上,所述伺服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固定设置在所述集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钢带的穿过所述隔油沉降池的上侧壁,且依次绕过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侧壁,所述直角刮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隔油沉降池的外顶壁上、另一端与所述主动轮上的钢带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垂直折板的数量为10个。
优选的,所述垂直折板的连接处为圆角状。
优选的,所述吸泥孔的数量为15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比第二支撑杆的长度短2cm。
优选的,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进料斗、料筒、驱动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料筒右侧壁的中心位置与所述进料管相连通,所述进料斗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筒上侧壁的左侧,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料筒左侧壁的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的左端穿过所述料筒的左侧壁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所述搅拌轴的侧壁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顺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顺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8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盖板及LED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安全抗菌多面体玩具积木拼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