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流冲击顶杆控制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7795.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葛翔;仇信孟;顾志华;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武汉瀛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5 | 代理人: | 朱诗恩 |
地址: | 43021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冲击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流冲击顶杆控制加药装置,消毒池,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消毒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不低于所述叶轮的最低点;药桶,所述药桶设置在所述消毒池的上方,所述药桶具有加药口,所述药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消毒池顶端的投药管,所述投药管内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且伸至所述叶轮的中心孔附近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投药管的上管口相配合的活动密封塞,所述叶轮上铰接设置有偏心连杆,所述偏心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顶杆的下端。该加药装置体积较小,通过进水管的水流推动叶轮的转动来实现自动控制药量,可在不需由电力资源的条件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流冲击顶杆控制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中的污水若直接排掉,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一般采用加药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消毒处理,现有技术中的加药装置体积较大、不能根据水量的大小自动调节药量,且还需要浪费电力资源,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路况较复杂,无法提供电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流冲击顶杆控制加药装置,包括:
消毒池,所述消毒池内设置有叶轮,所述消毒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另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不低于所述叶轮的最低点;
药桶,所述药桶设置在所述消毒池的上方,所述药桶具有加药口,所述药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消毒池顶端的投药管,所述投药管内设置有可上下往复运动且伸至所述叶轮的中心孔附近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投药管的上管口相配合的活动密封塞,所述叶轮上铰接设置有偏心连杆,所述偏心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顶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杆的顶端为T形头,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顶杆上且设置在所述活动密封塞与所述T形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密封塞上部还设置有凹陷的内圆台,所述T形头小于所述内圆台,所述弹簧与所述内圆台固定连接,当所述弹簧受压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在所述内圆台中。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连杆通过铰接点铰接在所述叶轮上,通过所述铰接点的半径的所述叶轮圆周上设置有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上为加重的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不低于所述叶轮的最低点。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高于所述叶轮的最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流冲击顶杆控制加药装置,体积较小,通过进水管的水流推动叶轮的转动来实现自动控制药量,可在不需由电力资源的条件下工作,可适用于偏远地区以及散居存户的生活污水处理;此外,叶轮的转动还可以使得消毒池内的水充分溶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消毒的自动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杆与顶杆相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消毒池;101、进水管;102、出水管;2、叶轮;201、叶片;202、中心孔;3、药桶;301、加药口;302、投药管;303、上管口;401、连杆;402、顶杆;403、活动密封塞;404、弹簧;405、T形头;406、内圆台;5、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7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髂骨翼填充假体
- 下一篇:一种煤矿巷道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