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灸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7137.2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4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文春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春景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1/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灸火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还设置有内罐,在罐体顶部设置有由抽真空针阀杆和阀座组成真空控制阀,内罐中间的隔板将内罐分隔成上空腔和下空腔,上空腔与罐体联接处开有缺口,使罐体上的真空控制阀与罐体下面的空腔联通,以使通过真空控制阀抽真空时,真空能到达罐体和内罐之间,内罐中放置有远红外发生器和药物的。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罐体内放置有远红外发生器和药物,在施疗时火罐罐体产生负压吸附在施治的部位,起到了传统火罐的功效;而内罐不存在负压,有利于药物渗入皮肤,解决了现有药灸火罐药物不容易渗入皮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灸火罐。
背景技术
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并借火焰的热力使罐内的气体膨胀而排除罐内部分空气,使罐内气压低于外面大气压(统称负压),借以将罐吸附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表皮淤血,出现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改变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拔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加快肌肉和脏器对代谢产物的消除排泄。
火罐法有一种药罐,常用的药罐有二种:
煮药罐: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汁内煮一刻钟左右,使用时,按水罐法吸拔在需要的部位上,多用于风湿痛等病。常用药物处方有:麻黄、蕲艾、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木瓜、川椒、生乌头、曼佗罗花、刘寄奴、乳香、没药等各一份。
贮药罐:在抽气罐内事先盛贮一定的药液(约为罐子的2/3-1/2)。常用的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然后按抽气罐操作法,抽去空气,使吸在皮肤上。也有在玻璃罐内盛贮1/3-1/2的药液,然后用火罐法吸拔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
灸疗又名艾灸灸法。它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行气通络、调和气血、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灸疗方法中比较普遍的是艾条灸。其中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平铺在细草纸上,将其卷成一定直径的圆柱形艾卷,外面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掺入一定量的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做成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春景,未经文春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71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高温蒸汽消毒篮
- 下一篇:一种配合脱硫塔使用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