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壁中空沉井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6163.3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殷永高;吕奖国;李剑鸾;章征;陈修和;朱瑞允;纪厚强;余竹;杨大海;赵先民;沈宜萍;汪志甜;郑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沉井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壁中空沉井基础,其特征是由井筒内壁和井筒外壁构成具有环形空腔的双壁中空井筒,使吸泥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环形空腔下放,并使吸泥设备的吸泥头抵达井筒的底脚处,井筒的底脚为刃脚,刃脚是在井筒底脚的内侧壁上整环设置;井筒下沉过程中,利用吸泥设备沉井因内外、侧土压力保持平衡,沿竖直方向精准下沉;受刃脚下方空腔影响,沉井内部土体在重力作用不断崩塌、垂直下陷,对井壁形成竖直向下的负摩阻力,增大沉井下沉时的竖向力,工艺简单、施工便捷,实现快速精准下沉,提高沉井下沉施工的效率,适用于陆上及水中沉井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桥梁、房建、市政、矿山、水利和海洋等工程中的一种沉井基础。
背景技术
沉井是在地面上制成,上下敞口、呈空心井筒状,底部有刃脚,通过除去井下及井桶内的土体,依靠自重或配以助沉措施使之沉,达到地下设定的深度,成为地下构筑物,其广泛用于桥梁、房建、市政、矿山、水利和海洋等工程中。
沉井下沉施工要求结构安全、下沉顺利,以及防止偏斜。井筒在下沉过程中不仅要克服来自刃脚的正面阻力,也要克服井壁面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随着沉井下沉深度的增加,井壁面摩阻力会不断加大,使之成为制约沉井顺利下沉的主要因素。
为了使沉井顺利下沉,大致可采取两大类措施,一类是增加沉井下沉时的竖向力,比如采用重力式沉井、堆载加重、反压、竖向激振等措施;另一类是减小沉井下沉时所受阻力,尤其是要减少井壁面摩阻力。
为减少井壁面摩阻力,传统的方法按是否除去井筒内土体来划分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沉井下沉时除去井筒内的土体,以消除井筒内壁面摩阻力,同时在井筒外壁设置减阻材料或措施以减少井筒外壁面摩阻力,如触变泥浆、空气幕、河卵石、井壁涂抹润滑剂和井壁外射水等方法。
第二种是采用中心岛法,在沉井外壁设置台阶,下沉时不除去井筒内土体,在井壁内侧设置挖槽机,边挖槽(槽宽一般为60cm)边注入护壁泥浆,使得井筒内、外侧井壁面均处在泥浆护壁槽中,沉井在自重作用下(或辅以堆载、反压等措施)下沉。沉井下沉到位后,将井壁外侧泥浆置换并固化,同时对刃脚斜面处地基进行加固,用以支承沉井自重。随后开挖沉井的内土体、封底,完成施工。
上述第一种方法为沉井最常见的下沉方法,但对沉井周围土体、地下水位扰动较大,下沉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沉井内外因压力差过大造成的涌砂冒泥现象,容易出现沉井大范围偏斜、停沉、突沉甚至井筒断裂等问题,造成工期延误,造价增加;上述第二种方法中,沉井内土体阻止了沉井外部土体涌入井内,避免涌砂冒泥现象的发生,同时限制沉井出现大范围偏斜,对周围土体、地下水位扰动较小,适用于对基础周边土体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但该方法使用专用挖槽机,设备造价高、尺寸大,不适宜小型沉井;成槽时需要使用临时泥浆护壁,存在泥浆制备、回收处理、壁后泥浆置换以及潜在的环境污染风险等问题,材料消耗多,成本较高,且无法用于水上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壁中空沉井基础,通过定向除去刃脚下方的局部土体,保持沉井两侧土压力平衡,增大沉井下沉时的竖向力,用经济合理的方式实现沉井精准、连续和快速下沉,以提高沉井下沉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双壁中空沉井基础的特点是:由井筒内壁和井筒外壁构成具有环形空腔的双壁中空井筒,使吸泥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环形空腔下放,并使吸泥设备的吸泥头抵达井筒的底脚处,所述井筒的底脚为刃脚,所述刃脚是在井筒底脚的内侧壁上整环设置。
本实用新型双壁中空沉井基础的特点也在于:所述井筒是由各节段筒在竖向上接装而成,井筒的底部节段为起始段,在所述井筒内壁和井筒外壁之间设置肋墙,使井筒得以加固;利用所述肋墙将环形空腔沿其环向均匀分隔出各竖向通道,所述吸泥设备是在所述竖向通道中下方,并使吸泥设备的吸泥头抵达井筒的底脚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多功能安全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硬币快速分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