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螺离心机用复合型排气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96036.3 | 申请日: | 201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6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清;周华欣;李曰兵;李哲宇;周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4B1/20 | 分类号: | B04B1/20;B04B1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机 复合型 排气 结构 | ||
1.一种卧螺离心机用复合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螺离心机包括进料管(1)、螺旋输送器(2)、转鼓(5)、罩壳(6)、差速器(7)、前主轴承(15),螺旋前轴承(16),螺旋后轴承(17),后主轴承(18);
所述罩壳(6)内可旋转地设置有所述转鼓(5),所述转鼓(5)内可旋转地设置有螺旋输送器(2),且所述螺旋输送器(2)、转鼓(5)和罩壳(6)轴线重合;
所述螺旋输送器(2)与所述转鼓(5)之间形成螺旋流道;所述罩壳(6)分隔成左、中、右三个腔室,左腔室与所述螺旋流道通过溢流口(51)相连通,左腔室通过清液出口(19)与外界相连通;右腔室与所述螺旋流道通过排渣口(52)相连通,右腔室通过固相出口(20)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转鼓(5)左端连接驱动装置,驱动方式为电机驱动,所述转鼓(5)右端连接差速器(7),所述差速器(7)的输出轴连接螺旋输送轴(21),所述差速器(7)能保证所述螺旋输送器(2)和所述转鼓(5)以一定的转速差同向转动;
所述螺旋输送器(2)包括螺旋输送轴(21)、螺旋叶片(22);
所述螺旋输送轴(21)为空心轴,所述螺旋输送轴(21)靠近转鼓(5)大端侧的圆柱面上开有环形均布的出气口(31)和环形均布的出料口(41),所述空心轴内设置有第一物料配给室(3)和第二物料配给室(4),且所述第一物料配给室(3)通过出气口(31)与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物料配给室(4)通过出料口(41) 与所述螺旋流道相连通;
所述进料管(1)同心设置于螺旋输送轴(21)圆柱段内,且所述进料管(1)与所述螺旋输送轴(21)、所述第一物料配给室(3)和所述第二物料配给室(4)不接触,所述进料管(1)包括锥形流道上壁面(11)、锥形流道下壁面(12)、直管段(13)和弯管(14);
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与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构成锥形流道,所述锥形连通所述进料管(1)和所述第一物料配给室(3),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和锥形流道下壁面(12)位于所述第一物料配给室(3)内;所述直管段(13)的一端连接弯管(14),另一端出口位于所述第二物料配给室(4)内,所述弯管(14)设置在所述罩壳(6)外;
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进口端小圆弧固定在所述直管段(13)上,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包括口环(121)和导流片(122),所述口环(121)呈“Ω”形状,且固定于所述直管段(13)内,所述导流片(122)进口端圆弧与所述口环(121)上圆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复合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2)靠近转鼓大端的第一圈螺旋叶片根部开有形状尺寸相同的扇形孔,所述扇形孔圆心位于所述螺旋输送轴轴线上,且所述扇形孔分别开在第一圈螺旋叶片90°,180°,270°,360°位置;所述每一个扇形孔内都固定有一个叶片(c);
所述扇形孔短圆弧端与螺旋叶片(22)的根部重合,所述扇形孔圆心角为10°~20°,且所述扇形孔母线长度为螺旋叶片(22)高度的所述叶片(c)焊接在所述扇形孔内,所述叶片(c)出口缘与所述扇形孔在所述螺旋叶片(22)吸力面上的对称线重合,所述叶片(c)叶剖面为圆弧形,圆弧半径为30mm,圆心角为120°,厚度相等为2mm,且叶片(c)进口缘气体流动速度方向与螺旋输送器轴线夹角为4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复合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螺旋叶片(22)靠近转鼓大端为螺旋叶片圈数计数起点,所述出气口(31)到所述溢流口(51)的轴向距离为第1圈螺旋的螺距,所述出气口(31)形状为正方形,个数为8,边长为螺旋输送轴直径的所述出料口(41)位置设置在第4圈螺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机用复合型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14)为90°弯管,且所述弯管(14)中心线弯曲半径为弯管直径的2倍;
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和锥形流道下壁面(12)均为180°旋转体,且其0°或180°平面与水平地面平行;所述进料管(1)进口截面轴线与水平地面垂直,且待分离物料进口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
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锥面倾角α=30°~45°,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进口圆弧半径与所述进料管(1)半径相等,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出口圆弧半径是所述进料管(1)半径的3倍,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上开有半环形均布的若干圈直径为3mm 的散气孔(a),且每半圈散气孔(a)等距设置;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锥面倾角β=25°~35°,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进口端圆弧半径是所述进料管(1)半径的倍,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出口圆弧所处平面与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出口圆弧所处平面重合,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的圆心较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的圆心(o)下移2mm;所述锥形流道上壁面(11)和所述锥形流道下壁面(12)出口端圆弧中心位置固定有支杆(b)用于加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60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头引流袋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便捷连接件的共挤塑木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