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3858.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玲;刘宇阳;张伯阳;郑雅致;安禹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态 混凝土 环形 景观 水净化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布水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渗的圆形基底,所述圆形基底上设有圆形集水槽和位于该集水槽外侧的多层环形生态混凝土墙;多层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同心且从外至内高度递减;相邻的两层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之间设有混合填料层;最外层的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外表面铺设有防渗层;所述布水系统的布水管路沿最外层的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的顶部铺设。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多次植物和填料层的协同作用,对于水体中的氮磷具有显著去除效果,且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还能验证湿地出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景观水体一般水域面积都较小,多为静止或流动性较差的封闭缓流水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因此容易受到污染,再加上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地表径流的注入,使得水中污染物增加,尤其是氮、磷营养元素积累,温度较高时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甚至爆发水华,严重影响周围景观的视觉效果,丧失了景观水体的功能,也使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城市生态化的建设。目前许多城市景观水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水体发臭及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根据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其中V类和劣V类水质占35.5%。我国湖库污染面积达70%,污染负荷仍然在不断增加,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
针对景观水净化,现有技术中,正在运行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用、低维持技术的特点。目前,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在系统中流动方式不同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划分为表面流湿地处理系统、潜流湿地处理系统和垂直流型湿地处理系统,现具有以下缺点:(1)表面流湿地是一种污水从湿地表面漫流而过的长方形构筑物,结构简单,程造价低,但由于污水在填料表面漫流,易滋生蚊蝇,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其处理效率较低。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氧的来源主要靠水体表面扩散、植物根系的传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传输能力十分有限。(2)潜流湿地氧气供应不足,硝化作用不良。(3)垂直流湿地对于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处理能力不足,控制相对复杂,夏季有滋生蚊蝇的现象。而且,传统的人工湿地环节要求的设计进水水质较小,对含高浓度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较弱,且在城市中这类湿地太过突兀,不具备观赏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布水系统,还包括用于防渗的圆形基底,所述基底上设有圆形集水槽和位于该集水槽外侧的多层环形生态混凝土墙;多层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同心且从外至内高度递减;相邻的两层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之间设有混合填料层;最外层的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外表面铺设有防渗层;所述布水系统的布水管路沿最外层的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的顶部铺设。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层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的高度差为300~1500mm。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由生态混凝土砌块砌成。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管路沿环形周向均布6-12个布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填料层包括绿沸石填料层、火山岩填料层和煤渣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绿沸石填料层、所述火山岩填料层和所述煤渣填料层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填料层的上面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与其两侧的所述环形生态混凝土墙的顶端连线近似平行或近似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土层的最低厚度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上部设有圆形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水池内设有喷泉,所述喷泉通过设在所述集水槽内的提升泵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3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久型水泥桥面薄层铺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浮力实验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