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沉积物原状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3494.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3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武;李檬;郑浩;孙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李薇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沉积物 原状 取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沉积物原状取样器,包括取样器主体和与所述取样器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取样管和辅助借力棒,所述取样器主体包括两个钳体,每一所述钳体包括钳口段、钳柄段以及两者之间的枢接部,两个钳体的两个枢接部通过连接件可枢转地连接,两个钳体的两个钳口段具有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相分离的张开状态。使用时,以枢接部上的连接件为支点,以杠杆原理发挥作用,使取样管插入管道中的沉积物中,辅助借力棒接触管道上臂。该取样器适合于多种不同管道,能够实现沉积物原状取样,最大程度的保持沉积物原层状结构,简单便捷易操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沉积物原状取样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繁发生,除了极端天气的外部原因之外,也与雨水管道淤积造成管道容积及过流能力下降有关,而城市雨水管道沉积物的存在是导致管道淤积、输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遇到暴雨天气时,雨水管道沉积物又会被径流冲刷而进入水体,形成冲击性污染负荷,沉积物中赋存的污染物会重新释放入水体,对河道生态系统产生威胁。此外,雨水管网沉积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H2S等有毒有害气体会腐蚀管道以及威胁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因此,开展雨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对提升雨水管道系统自身功能以及削减沉积物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将管道沉积物构成分为三部分:近底层固体(Near bed solid)、有机层(Organic layer)和生物膜(Biofilm)。管道沉积物三个部分之间的理化特性(颗粒粒径、含水率、污染物赋存量等)以及抗水力冲刷特性等各方面具有较大差异。而关于管道沉积物的报道还不全面,且大部分来源于国外学者,国内对管道沉积物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雨水管道系统中,除检查井中设有一定维修空间外,其余管道部分基本没有预留空间,这使得国内研究者采集管道沉积物变得十分困难。
而采集管道沉积物的样品是研究管道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生物多样性以及污染负荷等方面的必备环节,因此,提出一种雨水管道沉积物的原状采样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目前,关于雨水管道沉积物的采样方法较少,较多的方法是应用于河道、湖泊或海洋沉积物的采样方法。
专利号为CN10445833A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然河道柱状底泥采集装置,包括支架、主架、配重机构、取样杆、转动机构、取样头和击打机构,主架设置在支架上,配重机构设置在主架上,取样杆安装在主架上,转动机构连接在取样杆的上,击打机构和取样头连接在转动机构上,击打机构位于取样头的上方。将上述装置运至采集地点的堤岸后,首先将主架连接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调节好取样杆的长度,将取样杆穿过主架中的套筒,取样头顶部连接在取样杆的最前端。到达制定采样点位进行垂直下放,使取样头伸入底泥,在击打机构打击下进行取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远距离柱状底泥采集,使采样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携带方便,适于不同水深的河道柱状底泥采集。
专利号为CN203259363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水深湖泊沉积物的湖芯采样装置,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手柄杆、钻杆和旋转捕芯器旋转捕芯器包括样品管和旋转刀片,样品管本体为一半圆形槽体半圆形槽体的顶端设有用于与钻杆相连接的连接杆,半圆形槽体的底端外侧面上固设有钻头旋转刀片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半圆形槽体的顶端和底端上。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机械沉积物采样器的缺点,提高了取样成功率和样品完整性,并通过可延长钻杆、加设重锤实现了不同深度水体和沼泽岩芯取样,大大简化了拆装环节,既有效的节约了时间,也满足了研究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3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