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约型汽车控制臂浇注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2742.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吕燕翔;万传友;史仁龙;周国忠;吕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虹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33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约 汽车 控制 浇注 体系 | ||
一种节约型汽车控制臂浇注体系,包括上砂箱、下砂箱,上、下砂箱内分别有由型砂压成的上铸模和下铸模;上砂箱和下砂箱自分型面拼合,上铸模和下铸模围成型腔;在上铸模上留有浇注孔和排气孔,浇注孔和排气孔都与型腔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型腔有相同的多个,各个型腔围绕同一竖直线成轴对称;所述浇注孔的轴线与所述竖直线重合;浇注孔的开口位置连接有冒口;在上铸模的顶面设有凸台形状,各个型腔的位置在凸台形状所在位置的下方;所述上砂箱和下砂箱的侧壁结构相同,侧壁结构为:自内而外依次为耐火砖砌块层和铸铁板层。本实用新型对于整体形状较薄的汽车控制壁铸件的铸造,具有较好的节约型砂和减少污染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约型汽车控制臂浇注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控制臂加工有铸造、锻造和钢板冲压等方式。综合产品的成本和结构强度,铸造生产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附图1是一种典型的汽车控制臂。但是,铸造生产中的采用型砂是必需的,而型砂的使用会带来粉尘污染,与环保要求相背离,同时,型砂的用量也带来了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研究了汽车控制壁适用的铸造体系,提出一种节约型铸造体系,降低型砂的用量,减少污染,降低成本。
在铸造体系中,铸模中的型砂除了构成型腔外,其还要有一定厚度,起到隔热作用,保护砂箱的箱体,所以减少型砂的使用,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本实用新型的节约型汽车控制臂铸造体系,包括上砂箱、下砂箱,上、下砂箱内分别有由型砂压成的上铸模和下铸模;上砂箱和下砂箱自分型面拼合,上铸模和下铸模围成型腔;在上铸模上留有浇注孔和排气孔,浇注孔和排气孔都与型腔连通。所述型腔有相同的多个,各个型腔围绕同一竖直线成轴对称(采用一模多件,降低型砂使用量,提高铸造效率);所述浇注孔的轴线与所述竖直线重合(浇注孔位于各个铸件所在型腔的中间位置,浇注过程中铁水流淌均匀);浇注孔的开口位置连接有冒口;在上铸模的顶面设有凸台形状,各个型腔的位置在凸台形状所在位置的下方;
本结构下,上铸模的位于型腔上方的型砂层可以较薄:在型腔位置上的凸台亦可确保型腔上的型砂厚度,凸台周围位置处可采用较少型砂。由于型砂层较薄,浇注孔的深度较小,冒口的型腔存贮液态金属,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有防止缩孔、缩松。
所述上砂箱和下砂箱的侧壁结构相同,侧壁结构为:自内而外依次为耐火砖砌块层和铸铁板层。采用耐火砖作为隔温层,可使铸件的温度较少地传递给砂箱的侧壁,则型腔侧面的型砂主要起到成型作用,而隔温作用的要求较低。
通过上述措施,使型砂整体用量减少,砂箱的体积减少,除了降低铸件制造成本外,还减少了一系列的型砂处理过程中带来的耗能和污染。
进一步,所述耐火砖砌块层是由多块耐火砖依次拼接构成;所述铸铁板层的内壁上有多个框体,在每个框体内有一块耐火砖。采用该结构便于耐火砖安装、固定。
进一步,所述耐火砖的形状为:由两块相似的长方体连接构成;在耐火砖的中央位置开有通孔,通孔贯穿两长方体形状;在框体底部开有通孔,耐火砖的较小长方体结构部分嵌在框体内,在耐火砖的通孔以及框体底部的通孔内穿有一根螺栓,螺栓的尾部伸出铸铁板层,并旋有螺母。该结构下,采用螺栓拉紧耐火砖,结构较为牢靠,更换便捷。
进一步,耐火砖与框体底面之间还有陶瓷颗粒填充层。通过陶瓷颗粒填充层进一步提高隔温性能。由于压制铸模和脱模落砂时候都涉及到振动,直接采用陶瓷块会出现破碎情况。
进一步,所述下砂箱的底面铺设有耐火砖砌块层。在浇注过程中,下砂箱一般是在流水线或地面,虽然隔热要求不高,但添加耐火砖砌块层也能减少对流水线或地面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对于整体形状较薄的汽车控制壁铸件的铸造,具有较好的节约型砂和减少污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控制臂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虹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虹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27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