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2302.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换丽;马燕斌;吴霞;雷佳;罗晓丽;王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04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育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组培装置,包括箱体及箱门,箱门设置在箱体任意一个侧面上,还包括,旋转盘、旋转轴、支撑台、培养瓶、底盘、多个隔槽及2个支撑杆;支撑台固定在箱体内底部,旋转轴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支撑台及旋转盘的中心连接;旋转盘的周缘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培养瓶安放在固定孔中;底盘放置在培养瓶底部,多个隔槽固定在底盘上;2个支撑杆的一侧分别与底盘的两侧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槽,可以有效地将每棵幼苗分隔开,避免了根系间的交错缠绕,方便了后期的移栽,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豆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是植物蛋白、食用油、生物燃料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土壤盐渍化、干旱、病虫害等不良环境已经严重制约了大豆育苗的进行,因此,在实验室水平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成为大豆育苗的主要趋势。
现如今,大豆组培育苗大都在培养皿中进行,但是培养皿只是提供组培的容器,观察时需将培养皿拿出观察,不方便操作,且容易滋生杂菌;而且,分生组织在分化形成根时,由于同时在一个培养皿中,根与根之间会交错缠绕,在后期移栽时,很可能造成根的断裂,降低幼苗的成活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观察且能显著提高大豆幼苗成活率的育苗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豆育苗装置,通过设置隔槽,可以有效地将每棵幼苗分隔开,避免了根系间的交错缠绕,方便了后期的移栽,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豆组培装置,包括箱体及箱门,所述箱门设置在所述箱体任意一个侧面上,,还包括,旋转盘、旋转轴、支撑台、培养瓶、底盘、多个隔槽及支撑杆;所述支撑台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底部,且所述支撑台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及所述旋转盘的中心连接;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培养瓶安放在所述固定孔中;所述底盘放置在所述培养瓶底部,多个所述隔槽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支撑杆包括2个,且每个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底盘固定。
2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底盘的两侧固定,2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培养瓶的内部两侧面设置有滑道,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旋转盘与旋转轴的顶端固定,支撑台与旋转轴的底端旋转连接,当需要对培养瓶中的幼苗生长情况观察时,只需转动旋转盘,使旋转盘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观察旋转盘上不同培养瓶中幼苗的生长情况,无需将培养瓶拿出;隔槽的设置,可将多棵苗分隔开,避免移栽时,根系间的交错引起根系的断裂,从而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在底盘上设置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支撑杆及底盘组成一个整体,在需要取出幼苗时,直接向上拉动连接杆即可取出,避免了从培养瓶中到处损坏幼苗,也方便了幼苗的放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2个所述支撑杆的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培养瓶的内部两侧设置有滑道,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2个支撑杆靠近培养瓶的一侧底端均固定有滑块,滑块的设置一来保证可以将底盘顺利地拿出培养瓶,二来,滑块作为支撑,防止再拿出底盘时,底盘与培养瓶发生碰撞,损坏培养瓶及隔槽中的幼苗。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培养瓶的瓶口覆盖有过滤膜,所述培养瓶瓶体的外表面涂有光能吸收层,光能吸收层以荧光材料制成。
以上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过滤膜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的进入,降低了幼苗受污染的几率,光能吸收层使幼苗充分吸收光能,并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幼苗中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育苗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部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2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部矫正板
- 下一篇:一种90度两通接头铣削专用夹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