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1925.0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2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洋精工酒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324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锅体 固定 结构 电磁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电磁炉本体的正面一端设有电磁范围圈,电磁范围圈的正上方设有锅体,电磁范围圈的外侧规则设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由弧形斜面块和吸盘块组成,锅体的下端外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的下端外侧壁上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炉本体上设置若干可拆卸的固定块,固定块由陶瓷制成的弧形斜面块和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吸盘块组成,通过固定块可以对锅体进行限位,避免锅体随意滑动;同时在固定块上设置耐高温磁铁制成的限位块,限位块与固定块卡接配合,可以进一步对锅体进行固定,使锅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提高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一种高效节能橱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
电磁炉的使用范围很广,但是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直接放置在桌面上的,若桌面不平整或锅体放置在电磁炉上不平整,则在使用者没有用手握住锅柄时锅体可能发生位移或侧滑,从而导致锅体受热不均匀,进而影响烹饪的效果或食物的口感,甚至可能出现锅体从电磁炉上滑落导致其他严重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磁炉放置不平整可能导致锅体发生位移或滑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所述电磁炉本体的正面一端设有电磁范围圈,所述电磁范围圈的正上方设有锅体,所述电磁范围圈的外侧规则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由弧形斜面块和吸盘块组成,所述锅体的下端外侧壁上规则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端外侧壁上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本体的正面另一端设有操作台面,所述电磁炉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底面均设有防滑支撑块,所述防滑支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电磁炉本体的底面上。
优选的,所述锅体的一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把手的外端套设有套柄,所述套柄熔融固定在所述把手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锅体的底端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磁范围圈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吸盘块熔融固定在所述弧形斜面块的底面上,所述吸盘块的底面设有曲面的凹陷。
优选的,所述卡槽与所述弧形斜面块卡接配合,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呈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块的数量至少为三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炉本体上设置若干可拆卸的固定块,固定块由陶瓷制成的弧形斜面块和耐高温橡胶制成的吸盘块组成,通过固定块可以对锅体进行限位,避免锅体随意滑动;同时在固定块上设置耐高温磁铁制成的限位块,限位块与固定块卡接配合,可以进一步对锅体进行固定,使锅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提高电磁炉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锅体固定结构的电磁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洋精工酒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洋精工酒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1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