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1035.X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7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汝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飞通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00 | 分类号: | D03J1/00;B01D4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纺织机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用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包括纺织机本体、驱动电机和抽水泵,所述纺织机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纺织机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贯穿收集箱侧壁设置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啮合有吸气作用的旋转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入收集箱内,用水将灰尘和纺织棉进行分离,从而达到了分类的效果,通过设置合页门可以将纺织棉回收利用,通过在水箱与第二导管连接处设置滤水网过滤污水,从而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用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在我国古代时期就发明出来了,其主要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而现如今依靠机器进行纺织的技术以越发成熟,通过机械设备将线、丝和麻等原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
现有的纺织机的吸尘技术也较为成熟,由于在纺织的过程中会出现灰尘、纺织棉等杂质,因此就会采用吸尘技术,但是现有的吸尘装置不能够对吸收的杂质进行分类,导致纺织棉不能够回收利用,从而会浪费材料,除此之外,现有的吸尘装置也不具有对纺织机降温的功能,从而使得纺织机的工作寿命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纺织用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对吸收物进行分类处理,无法对纺织机降温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用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用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包括包括纺织机本体、驱动电机和抽水泵,所述纺织机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顶端连通设置有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纺织机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贯穿收集箱侧壁设置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啮合有吸气作用的旋转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旋转机构的啮合处设有与收集箱前后面固定连接的保护壳,所述旋转机构上固定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收集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固定杆,所述轴承座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侧壁与收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箱靠近驱动电机的侧壁上连通设置有第二导风管,所述收集箱另一个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循环机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驱动轴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锥齿轮,所述上锥齿轮与旋转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上锥齿轮相啮合的下锥齿轮,所述下锥齿轮内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轴承座固定套接,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第一导风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多片搅拌扇叶。
优选地,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与收集箱侧壁连通设置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远离第一导管的侧壁连通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与收集箱的侧壁连通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管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吸水棉和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收集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合页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入收集箱内,用水将灰尘和纺织棉进行分离,从而达到了分类的效果,通过设置合页门可以将纺织棉回收利用,通过在水箱与第二导管连接处设置滤水网过滤污水,从而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使得上锥齿轮通过下锥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最终使得风扇转动,达到吸尘的效果,吸收的空气通过第二导风管流出,进一步达到对纺织机降温的效果,延长了纺织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飞通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飞通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1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多管道气泵气流分布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