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霜风道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0866.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9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凯;侯亚帮;陈群;戴鑫鑫;刘东升;徐哲;于泽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霜 风道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霜风道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霜风道,首先,通过设置前除霜风道和左侧第一除霜风道,能够在前除霜风道出风口宽度较小的车辆中前风窗仍然具有良好的除霜和除雾效果;其次,通过设置左侧第二除霜风道和右侧除霜风道,可以对左侧窗和右侧窗进行出风,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整车的除霜和除雾质量;最后,通过将左侧第一除霜风道设置于左侧第二除霜风道的一端,并且使左侧第一除霜风道通过左侧第二除霜风道与前除霜风道连通,即左侧第二除霜风道可以同时向前风窗和左侧窗输送气流,从而可以使整个除霜风道的结构更加简单和紧凑,更便于将除霜风道安装在车辆中,尤其是在受造型或者结构限制的车辆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风道及车辆。
背景技术
除霜风道通常与车辆的空调出口相连,主要起到导风的作用,使来自空调的气流分配到相应的出风口处,随后吹向车窗玻璃上,以消除车窗玻璃上的雾气或冰霜。合理地设计除霜风道对于保证良好的除霜和除雾性能十分重要。
在现有的除霜风道中,通常利用前除霜风道向前风窗出风,以对前风窗进行除霜和除雾。但是,对于受造型或者结构限制的前除霜风道出风口宽度较小的车辆来说,此种出风方式并不能全面覆盖前风窗的视野区,尤其是前风窗左下角的视野区,严重影响了前风窗的除霜和除雾效果,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另外,现有的除霜风道的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除霜风道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霜风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前除霜风道出风口宽度较小的车辆中,保证前风窗良好的除霜和除雾效果,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通过应用上述除霜风道,不仅便于安装,而且能够有效地对车窗进行全面的除霜和除雾。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霜风道,包括:
相连通的前除霜风道、左侧第一除霜风道、左侧第二除霜风道和右侧除霜风道;
所述左侧第一除霜风道设置于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的一端,且所述左侧第一除霜风道通过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与所述前除霜风道连通;
所述前除霜风道被配置为向车辆的前风窗的中部区域出风;
所述左侧第一除霜风道被配置为向所述前风窗的左下方出风;
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被配置为向所述车辆的左侧窗出风;
所述右侧除霜风道被配置为向所述车辆的右侧窗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第一除霜风道内设置有导流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体为柱状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前除霜风道内设置有导流板,多块所述导流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部分数量的所述导流板向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的延伸方向弯曲,部分数量的所述导流板向所述右侧除霜风道的延伸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第一除霜风道上设置有左侧第一出风口,气流依次通过所述前除霜风道、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和所述左侧第一除霜风道后由所述左侧第一出风口吹向所述前风窗的左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中部出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左侧第二出风口,气流通过所述前除霜风道后由所述第一中部出风口吹向所述前风窗的中部区域,气流依次通过所述前除霜风道和所述左侧第二除霜风道后由所述左侧第二出风口吹向所述左侧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0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胶机拉筒
- 下一篇:一种备胎紧固手轮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