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电站发电机组的爬梯式模块化电动升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90177.4 | 申请日: | 2019-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5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峰 |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7/12;B66B5/00;B66B1/06;B66B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拉沃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电站 发电 机组 爬梯 模块化 电动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电站发电机组的爬梯式模块化电动升降装置,包括位于进人筒外的控制箱、电动驱动模块、可折叠乘载平台以及在进人筒纵向工作的爬梯传动机构,所述爬梯传动机构顶部延伸出进人筒与控制箱相连;所述控制箱控制电动驱动装置驱动可折叠乘载平台顺着爬梯传动机构上下移动;控制箱内为包括有电气集成模块、安全锁止模块和液压驱动模块的控制系统;电气集成模块为模块化设计,可及时更换,缩短检修的时间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装配结构,安装快捷,维修维护工作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升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电站发电机组的爬梯式模块化电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中,上、下游侧进人筒采用的是爬梯形式进行通行,因机组在运行、检修等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油、水附着在爬梯表面,导致人员通行过程中存在滑落情况,并且大型机组当中,进人筒长度较长,人员在通行过程中较为吃力,并且在检修期间进行货物或工具的运输较为困难,对电站人力、物力消耗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存在不同解决方式,例如单向液压驱动装置、重力爬梯式一体化模块化液压升降装置等简易装置,该设备安装仍需需保留人工爬梯,才可以在检修或设备故障期间保证人员及时通行,保留人工爬梯占用安装空间较大,对安装位置要求较高,对于安装位置较为受限的环境,无法安装相关安全升降装置,并且该设备存在安装繁琐、安全措施简单、检修维护困难等关键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使用难题,并且在检修期间拆卸及维护需要消耗较大人力及时间,影响电站的时间成本。另外,水电站进人筒位置空间狭小,管路、电路复杂等因素,使得现有产品安装安装、拆卸及检修维护时费时费力。因此,需将升降装置设计到恰到好处,依托进人筒狭小空间进行合理设计,无需保留人工爬梯,保证在不影响进人筒位置电路、管路的前提下,做到安全实用,以及方便装卸和检修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电站发电机组的爬梯式模块化电动升降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安装在水电站发电机组进人筒内,可以为发电机组的安装、维护、保养和维修提供方便和安全保障,保障工作人员在发电机组内安全升降作业。
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电站发电机组的爬梯式模块化电动升降装置,包括位于进人筒外的控制箱和电动驱动装置以及可折叠乘载平台;还包括在进人筒纵向工作的爬梯传动机构,所述爬梯传动机构顶部延伸出进人筒与控制箱相连;所述控制箱控制电动驱动装置驱动可折叠乘载平台顺着爬梯传动机构上下移动;
所述爬梯传动机构包括不锈钢材质的传动轨道、模块化的传动滑车和爬杆式轨道爬梯;所述传动轨道以进人筒顶端井口位置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可快捷拆卸部分,下部分为可快捷拆装或固定部分;所述传动滑车为八轮导向滑车,分别在传动轨道内纵向设置四个定向滑轮及横向四个导向滑轮,所有滑轮采用轴承进行滑动,滑轮轮部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滑轮中心连接轴采用不锈钢材质,其结构通过螺栓把合后进行螺纹顶丝定位;传动滑车主体设有润滑油盒,在传动滑车运动过程中进行润滑;这样,增加了传动滑车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强度,更是在检修维护时提供了便利;所述爬杆式轨道爬梯按国家人工爬梯标准进行结构设计,其一侧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轨道外侧,另一侧通过爬杆进行连接,形成闭合;这样,可代替人工爬梯进行通行,无需再另外单独设置人工爬梯;
所述可折叠乘载平台通过燕尾槽结构连接于传动滑车,其底部踏板为卡扣结构,采用承重双卡扣形式,卡扣开关设置于乘载平台的护栏顶部两侧,并通过拉杆连接底部踏板,当需要折叠时,将拉杆同时拉起,底部踏板自动向下打开全。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盒为双油盒设计,分别设计在传动滑车侧面,内部有润滑油脂,通过连接管连接于传动滑车滑轮连接轴位置,在滑车运动过程中进行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峰,未经李国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0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化绷带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减振型木质托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