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机舱框架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88729.8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俊;吴纯福;杨宏;陈仲泽;姜叶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舱 框架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前机舱框架总成,其包括:前围板、前风窗横梁、机舱横梁、两前纵梁前段、两上边梁及两塔座;所述前风窗横梁安装于所述前围板的顶部,两所述前纵梁前段、两所述塔座及两所述上边梁均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前方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上边梁设于所述前纵梁前段的上方,所述塔座和与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纵梁前段、所述上边梁及所述前围板相连;所述机舱横梁具有三个连接端,且所述机舱横梁通过三个所述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及两所述塔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及装配简单,能够有效分解、吸收整车载荷及前碰撞力,对整车稳定性有一定提升,适用底盘空气悬架的搭载,满足底盘操稳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机舱框架总成。
背景技术
前机舱框架总成作为车身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满足各项安装需求、底盘操稳性、整车刚度以及模态等性能。通常,为了达到上述各项性能,前机舱框架结构设置有流水槽连接结构,其用于连接塔座与前围板,但是流水槽连接结构加工复杂且生产效率低,另外,装配流水槽连接结构复杂,易造成白车身焊装精度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撑结构稳定的前机舱框架总成,能够满足整车稳定性,并且生产及装配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机舱框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围板、前风窗横梁、机舱横梁、两前纵梁前段、两上边梁及两塔座;
所述前风窗横梁安装于所述前围板的顶部,两所述前纵梁前段、两所述塔座及两所述上边梁均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围板前方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上边梁设于所述前纵梁前段的上方,所述塔座和与其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前纵梁前段、所述上边梁及所述前围板相连;
所述机舱横梁具有三个连接端,且所述机舱横梁通过三个所述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前围板及两所述塔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舱横梁包括主体板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板左、右两端的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构成用于连接所述塔座的连接端,所述主体板的后端限定成用于连接所述前围板的连接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宽度从前至后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呈三角形,该连接部的一角连接所述主体板,另外两角与所述塔座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舱横梁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前围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舱横梁为铸铝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机舱框架总成还包括防撞梁,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前纵梁前段的前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机舱框架总成由铝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框架总成,包括前围板、前风窗横梁、前纵梁前段、上边梁及塔座,塔座连接前纵梁前段、上边梁及前围板,另外还通过一机舱横梁连接左右两侧的塔座及前围板,可同时通过前段纵梁、上边梁及机舱横梁向车身后传递或吸收整车载荷及前碰撞力,能够有效分解、吸收整车载荷及前碰撞力;再者,机舱横梁具有三个连接端,采用三点式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能,对整车稳定性有一定提升,适用底盘空气悬架的搭载,满足底盘操稳性,且生产及装配均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前机舱框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8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卡式炉壳体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软土刀盘刀具的可变直径调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