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屈光手术患者手术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8234.5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0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庞颖;刘蕊;惠博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登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陶慧英 |
地址: | 30002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患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屈光手术患者手术衣,包括本体、帽体和系带,本体脐周旁开5cm处设有第一尼龙搭扣带绒带面,在本体左右袖口的内侧均设有第一尼龙搭扣带勾带面;本体背面的头部、颈部和肩部形成减阻层,头部减阻层、颈部减阻层和肩部减阻层相互连接成一体;帽体的帽边沿内部贯穿弹力带,弹力带两端设有第二尼龙搭扣带绒带面,帽体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二尼龙搭扣带勾带面;帽体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U型曲面,U型曲面内放置两只眼罩,眼罩通过离型纸封闭于U型曲面内;眼罩的两端形成粘贴部,粘贴部粘贴于离型纸上,眼罩上还设有多个透气孔。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屈光手术患者手术衣。
背景技术
屈光手术就是以矫正近视、远视、散光为手术目的,提高整个眼睛的光学视觉质量的一类眼科手术。眼睛要看清晰物体,前提是外界物体需要准确的聚焦到眼睛的视网膜上,在聚焦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焦点跟视网膜不一致时,叫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通过屈光手术可使眼睛的成像焦点重新调整到视网膜上去,使裸眼视力提高,由于这类手术主要涉及到眼睛上的屈光成分,即角膜跟晶状体,所以屈光手术又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屈光手术。
目前,屈光手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临床上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需佩戴一次性手术帽,手术帽边为普通橡皮筋,适合不同头围的患者,弹力比较大,因而帽口比较宽松。做屈光手术时,患者需要先平卧于手术床上,然后平移到激光头下面进行屈光手术。由于手术帽和手术床单均为聚酯纤维织物,摩擦力较大,在患者平移过程中,患者前额部手术帽常常上移,露出未消毒的皮肤和头发。轻则污染术野,引起感染;重则头发阻碍激光扫射路径,使激光偏折,造成度数偏差,影响患者手术效果。
2.临床上患者施行屈光手术前,需要进行眼科手术野皮肤的消毒。护士在患者术前宣教中多次提醒患者不能触碰消毒后的手术野皮肤,但临床上仍有大部分患者在手术野皮肤消毒后等待手术的过程中不自觉抬手触碰。若护士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造成手术野皮肤污染而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若护士及时发现,则需护士进行再次消毒,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屈光手术患者通常穿着一次性高密度聚酯纤维织物手术衣,该类织物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效果,有一定的疏水性,有良好的阻菌效果,但是并不能对患者抬手触碰手术野皮肤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3.由于手术床单和手术衣均为聚酯纤维织物,相互之间摩擦力大,如果患者抬起头和躯干向上移动身体,这样患者眼部很容易被激光头磕碰而引起眼部外伤造成医疗不良事件或者患者头部磕碰坏激光头造成国内仅有几台的国际最顶端的飞秒机器无法使用;如果患者不抬头部和身体平行向上移动,就会导致患者手术衣衣领处越来越紧而勒住颈部引起不适。
4.屈光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在术后观察室观察1-1.5小时。若医生检查无异常,按医嘱用药,佩戴术后透明眼罩方可离开。在此期间,尽管医护人员多次强调不能触碰眼周,但仍有部分患者因术眼不适触摸眼周,甚至揉眼。轻则有术后感染的风险,重则手术失败,甚至角膜脱落,影响患者一生。
所以,设计一种屈光手术患者手术衣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患者手术帽帽边宽松,患者头发易从手术帽中露出,有阻碍激光扫射路径,使激光偏折,造成度数偏差,影响患者术后视力;没有阻碍和提醒患者抬手的功能;患者在手术床上平移到手术区域过程中,不能安全,舒适的平移到手术区域;术后患者无意识揉眼导致手术失败甚至角膜脱落等问题,所提出的一种屈光手术患者手术衣。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登,未经潘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8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机加工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微粉负压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