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6000.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2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沈之柱;吴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万维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d 可编程控制器 | ||
1.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包括安装板(1)、控制器(2)、连接口(3)和限位柱(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右侧与连接口(3)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口(3)右侧与限位柱(4)左侧活动套接,所述限位柱(4)右侧与控制器(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口(3)包括支撑板(31)、弹簧(32)、固定装置(33)和紧固装置(34),所述支撑板(31)的底部与连接口(3)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1)左侧与弹簧(32)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2)左侧与连接口(3)内壁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33)包括挡板(331)、固定箱体(332)、滑板(333)、固定柱(334)、弹性块(335)、固定板(336)、旋转板(337)、连接柱(338)、导柱(339)和第一按钮(3310),所述挡板(331)左端与支撑板(3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31)右端贯穿固定箱体(332)左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箱体(332)底部与连接口(3)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31)底部与滑板(33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333)顶部与固定柱(33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334)顶部贯穿固定箱体(332)顶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固定柱(334)顶部与限位柱(4)底部活动插接,所述滑板(333)左端与固定箱体(332)内壁左侧滑动连接,所述滑板(333)底部与弹性块(33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块(335)底部与固定箱体(33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333)右侧与固定板(336)左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36)底部与固定箱体(33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333)顶部与旋转板(33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337)右端贯穿固定板(336)并延伸至其右侧;
所述紧固装置(34)包括旋转底座(341)、斜板(342)、弹性装置(343)、移动板(344)、紧固柱(345)、承接柱(346)、折柱(347)、插柱(348)和第二按钮(349),所述旋转底座(341)顶部与连接口(3)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底座(341)右侧与斜板(342)左端转动连接,所述斜板(342) 底部与支撑板(31)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斜板(342)顶部与弹性装置(343)顶部与弹性装置(34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343)顶部与连接口(3)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板(342)底部与移动板(34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344)底部与紧固柱(34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紧固柱(345)底部与限位柱(4)顶部活动插接,所述斜板(342)顶部与承接柱(346)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柱(346)顶部与连接口(3)内壁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折柱(347)右端与连接口(3)内壁右侧转动连接,所述插柱(348)顶部与第二按钮(349)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36)中轴开设的有轨槽,所述固定板(336)中轴开设的轨槽与旋转板(33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37)顶部与连接柱(338)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338)顶部与固定箱体(332)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337)底部与导柱(339)顶部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339)底部贯穿固定箱体(332)底部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导柱(339)底部与第一按钮(3310)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柱(346)中轴设置的有转盘,所述承接柱(346)中轴设置的转盘与折柱(347)左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D型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柱(347)中轴设置的有转盘,所述折柱(347)中轴设置的转盘与插柱(348)底部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万维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淮南市万维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60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体
- 下一篇:承插内嵌自固式钢塑复合全摆向拖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