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铝合金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784140.0 | 申请日: | 2019-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6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洋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27/00;B24B41/00;B24B49/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铝合金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铝合金生产线,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侧面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的一侧设有接电闸;所述输送线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且所述传送带内侧设有对称的传动辊,且传送带通过传动辊传动,所述输送线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机,在输送线的侧面设有隔板,同时隔板的侧面安装有四个等距的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隔板的内部还安装有单片机,采用单片机控制红外传感器对输送线上的铝合金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控,防止壳体之间因距离过近造成碰撞、挤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待输送线上运送下来的铝合金壳体便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打磨和抛光,增加铝合金的亮度和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制造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铝合金生产线。
背景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FMS是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机械制造系统,FMS技术是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构,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其将以往企业中相互独立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过程,在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支撑下,构成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完整而有机的系统,其中铝合金的柔性制造也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序。
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现有的新型铝合金生产线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输送生产线上无法对柔软的铝合金进行有效的保护;其二,在进行制造时无法对铝合金表面进行打磨。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铝合金生产线,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合金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铝合金生产线,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侧面安装有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的一侧设有接电闸;所述输送线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且所述传送带内侧设有对称的传动辊,且传送带通过传动辊传动,所述输送线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与传动辊通过皮带连接,且所述电动机与接电闸电性连接;所述输送线的侧面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侧面安装有四个等距的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均与接电闸电性连接,所述隔板的内部还安装有单片机,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耦接在单片机的四个引脚,所述蜂鸣器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单片机的两个引脚;所述打磨装置的侧面设有敞开的抛光仓,且所述抛光仓嵌入设置在打磨装置内,所述抛光仓的顶壁和底壁均设有抛光头,所述打磨装置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电机组,且所述电机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与抛光头相连接,并与接电闸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仓的底壁设有平台,且所述平台的高度与输送线高度一致,并与打磨装置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的两引脚分别连接有两个保护电阻,且所述保护电阻分别与两个红外传感器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程序存储器容量是64KB,工作电压为2-5V,所述红外传感器8的型号为Gp2d12红外测距传感器,工作电压范围为3-6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生产线,在输送线的侧面设有隔板,同时隔板的侧面安装有四个等距的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隔板的内部还安装有单片机,采用单片机控制红外传感器对输送线上的铝合金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控,防止壳体之间因距离过近造成碰撞、挤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待输送线上运送下来的铝合金壳体便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打磨和抛光,增加铝合金的亮度和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输送线;2-打磨装置;3-隔板;4-电动机;5-接电闸;6-平台;7-电机组;8-红外传感器;9-抛光头;10-抛光仓;11-传送带;12-蜂鸣器;13-传动辊;14-保护电阻;15-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洋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洋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4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复合工艺制作的薄抹灰岩棉板
- 下一篇:一种炼化循环水反渗透回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