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3829.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1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庆;刘伟;潘仪凯;申翱;张英姿;周旭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庆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C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建筑 套筒 灌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的设备,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用于解决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套筒灌浆质量不可靠、对工作人员要求高、施工过程繁琐、费时费工等问题。该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的设备由空气压缩压机、密闭压力料仓、入浆软管、回浆软管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工作实现标准化并大幅提升灌浆质量、节省人工,降低总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的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业正在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建筑产业化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符合“四节一环保”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提倡,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转型升级的核心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由于技术的发展水平与经验的不足,导致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处于落后的形式,构件的安装也未能按照标准的精确度进行操作,使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更是没有得到保障。然而装配式建筑的灌浆施工是极为重要的施工过程,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寿命。
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套筒灌浆也缺乏相关的施工规范,因此不同的工地也是根据过往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灌浆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主流的方法就是套筒底部入浆液孔插入灌浆软管进行灌浆,待上部出浆孔出浆后进行封堵。此种方法对灌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要求极高,而且灌浆质量依然得不到保证,容易出现灌浆不密实、拉拔强度不足等情况。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套筒灌浆如何提高灌浆密实度,进一步保证灌浆质量以及实现灌浆流程标准化是下一阶段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工艺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的设备,能大量减少目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密实度不足,界面粘结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采用该设备和施工方法可实现灌浆施工标准化、流程化,提高套筒灌浆的可靠性,进而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灌浆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提高套筒灌浆的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的设备,包括灌浆套筒(2)、空气压力装置、密闭压力料仓(10)、出浆口回流料仓、入浆软管(7)。所述空气压力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11)、压力表(9);所述密闭压力料仓(10)包括压力仓料斗、压力仓密闭盖;所述出浆口回流料仓包含回浆料斗(8)、回浆软管(6);灌浆套筒(2)放置在预制构件(1)内,灌浆套筒(2)上端的回浆口和下端的入浆口分别与位于预制构件(1)外的塑料阀(4)相连;和灌浆套筒(2)上端回浆口相连的塑料阀(4)通过一个三通阀(5)与回浆软管(6)一端相连,回浆软管(6)的另一端通过回浆料斗(8)与密闭压力料仓(10)相连;和灌浆套筒(2)下端入浆口相连的塑料阀(4)通过一个三通阀(5)同时与入浆软管(7)和空气软管(12)相连;入浆软管(7)与密闭压力料仓(10)相连,空气软管(12)的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穿过压力仓密闭盖与密闭压力料仓(10)相连,一路与空气压缩机(11)相连;压力表(9)安装压力仓密闭盖上。
进一步,通过三通阀(5)能够将软管输送的介质在空气和灌浆浆液之间切换,在灌浆前的空气冲洗能够对灌浆套筒(2)及预制构件(1)的界面进行除尘清洁,保证灌浆质量。
进一步,回浆软管(6)用于观察出浆情况以及回收灌浆浆液。
进一步,利用塑料阀(4)进行稳压,确保浆液不会因为负压回流造成不密实。
进一步,钢筋(3)穿过灌浆套筒(2),将灌浆套筒(2)固定在预制构件(1)内,钢筋(3)从预制构件(1)的两头伸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大幅提升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套筒灌浆的质量,保证灌浆的密实度和拉拔强度,利于实现套筒灌浆工作的标准化和流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庆,未经陈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3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