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源插头插座和面板开关的耐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3077.9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2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峰;王正龙;贺罡;贺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69 | 分类号: | G01R31/69;G01R31/327;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梁珺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源插头 插座 面板 开关 耐久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源插头插座和面板开关的耐久试验装置,包括机箱、插头插座插拔耐久部以及面板开关耐久部,插头插座插拔耐久部与面板开关耐久部并排设在机箱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传动,干净卫生,且节省设备空间;能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满足不同型号的试验样品的安装,取代了现有技术一个试验样品对应一个试验夹具的情况,不仅节约了试验设备成本,还节约了人工成本和试验场地维护成本;第一夹具和第三夹具能够三维空间内随意调节,能够更方便准确的对应到第二夹具和开关按压夹具,提高试验的准确率;装置的夹持部分用丝杠传动,使夹持的动作简单可靠快捷,减少了安装试验样品的时间,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久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源插头插座和面板开关的耐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和插座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插入和拔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插头和插座的结合力会慢慢的变小直至插头不能完全保持在插座中或者插头和插座不接触产生开路。国家标准GB2099.1-1996对插头插座的耐用性作出了具体规定:将插头插入插座及从插座拔出共5000次,插头插座应不损坏。为了验证插头与插座的使用寿命必须就要有一种装置来完成这种插拔耐久试验。现有的试验装置一种是利用电机带动固定在安装架上的插头,反复插入插座及从插座拔出,进行试验,另一种是利用油缸和液压马达来驱动插拔。前者利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插头安装架的直线运动,机械结构较笨重复杂,后者设备成本高,且在运行中多条液压油管跟随移动,很不方便,液压安装调试也比较麻烦,液压系统还经常漏油。加载台经常出现故障,需停机调整,耽误了时间,试验效率低。且这两种方式均不能灵活调整插座和插头的位置,不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插头插座。多是不同的试验样品定制不同的试验夹具,试验成本较高。
另外,面板开关的开关长时间的使用也会出现开关失效的情况,所以面板开关也必须进行耐久试验。
目前插头插座的插拔耐久试验以及面板开关的耐久试验多是分开进行,需要使用不同的试验设备来进行试验,导致企业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工作效率低。综上就需要设计和研发出一种综合的装置能够进行此类耐久性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源插头插座和面板开关的耐久试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源插头插座和面板开关的耐久试验装置,包括机箱、插头插座插拔耐久部以及面板开关耐久部,所述插头插座插拔耐久部与所述面板开关耐久部并排设在所述机箱上。
所述插头插座插拔耐久部包括相对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锁紧板、导轨以及第一夹持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机箱上,所述第一锁紧板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垂直相交的第二锁紧板和立板,所述第二锁紧板通过第一锁紧手柄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板上,所述第一夹持部通过第二锁紧手柄可上下滑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夹持部、导向轴及以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气缸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箱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气缸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导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轴安装板,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机箱电性连接。
所述面板开关耐久部包括相对的第三夹具和开关按压夹具组件;所述第三夹具与所述第一夹具结构相同并设置在所述机箱上与所述第一夹具相对的一端;所述开关按压夹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三夹具之间;所述开关按压夹具组件包括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开关按压夹具和第二开关按压夹具,所述第一开关按压夹具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气缸安装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箱上并与所述机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压杆,所述压杆垂直指向所述第三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3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医疗用取钉器
- 下一篇:一种双头锁螺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