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2961.0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阿泰克特种石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宏银;苟铭 |
地址: | 6112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加热器,所述石墨加热器为矩形板状,在其高度的1/3及2/3处分别设有空槽,且空槽的延伸方向相反,空槽延伸深度为加热器宽度的1/2~5/6,在该加热器的两个空槽之间设有第一通孔(13),在该加热器的对角位置处设有2个对称的贯通槽,这2个贯通槽呈等边直角的形态对称设置在加热器的对角处,在第一及第二贯通槽(14、15)与两个空槽(11、12)之间的部分设有等大的第二~第五通孔(16、17、18、19),该加热器在另两个对角处分别设有阴极固定脚(21)及阳极固定脚(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均可维持热均匀性良好,应力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加热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其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石墨及碳素制品具备优良的性能,应用广泛,产能及效益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石墨的电性能优良,同时高温稳定性强,因此是加热器的优秀选择。
如在碳还原法制备纯金属的过程中,真空反应炉内需要大量的使用到石墨加热器,这些石墨加热器不仅为反应提供充分的热量,同时也可还原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氧化物,提高反应效率,促进反应的持续进行。但在此过程中,部分加热器自身会受到损耗,电阻发生变化,其后出现发热不均,应力不均的现象,会促使加热器自身出现撕裂或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均可维持热均匀性良好,应力分布均匀,不因材料损耗而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破坏产生的石墨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加热器,其为矩形板状,在其高度的1/3及2/3处分别自一个侧面向另一侧面开设有空槽,且在1/3高度处的空槽(11)与在2/3高度处的空槽(12)延伸方向相反、两者顶端所在侧面相对,两者空槽延伸深度均为该加热器宽度的1/2~5/6,且两个空槽的另外三个面均贯通该加热器对应的三个面,包括该加热器的一个侧面及前、后两个表面,在该加热器的两个空槽之间的部分设有第一通孔(13),该通孔(13)贯通加热器的前、后两个表面,在该加热器的对角位置处还设有2个对称的贯通槽,为第一及第二贯通槽(14、15),这2个贯通槽(14、15)均贯通所述加热器的前、后两个表面,并呈等边直角的形态对称设置在加热器的对角处,在其直角的角部形成弧形,其直角边一端延伸至所述加热器的宽度的1/2~2/3处,在第一及第二贯通槽(14、15)与两个空槽(11、12)之间的部分设有等大的第二~第五通孔(16、17、18、19),其中第二、第三通孔(16、17)位于同一高度、第四、第五通孔(18、19)位于同一高度,这四个通孔(16、17、18、19)以第一通孔(13)为交叉点形成交叉的十字形,该加热器在与第一贯通槽(14)及第二贯通槽(15)相对的另两个对角处分别设有阴极固定脚(21)及阳极固定脚(22)。
优选的是:所述空槽(11、12)的底端为弧面形态。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器的宽、高比为1:1~1.5:1。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加热器的四角均进行了导角。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通孔(13)的直径为其它四个通孔(16、17、18、19)直径的1~1.25倍。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第三通孔(16、17)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器宽度的1/3及2/3处,所述第四、第五通孔(18、19)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第三通孔(16、17)的正下方。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空槽(11、12)的延伸深度为所述加热器宽度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阿泰克特种石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阿泰克特种石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2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尘效果的纺织双面磨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卸车车间抑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