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动力药物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2559.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3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皓月;罗玉佳;刘行;陈涛;何伟伟;王维;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皓月;罗玉佳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梁县***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动力 药物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物动力药物注射器,包括具有提供生物动力的双套筒支架和与旋转内筒前端管道连接的储药区域及输液导管;双套筒支架上有保护外套筒架开有连续或间隔的网孔窗;设有多个旋转内筒,可以相对保护外筒筒架旋转;旋转内筒侧壁上预置有网孔窗及半透膜,部分侧壁预置有磁性材料条或块;旋转内筒内置有可吸水膨胀产生生物膨胀动力的高分子材料,由隔离滑动块隔开。当内、外套筒网孔窗通过外部磁力旋转重叠后,启动旋转内筒内的高分子材料吸收水分膨胀,产生动力,推动前部内筒中的药物可控地按需要推动活塞,实现无创、可控地进行人体内药物的定时、定量的精准注射,从而提高了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体内使用的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可用于人体内注射药物的生物动力药物注射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手术和化疗等方式。其中,手术疗法主要采用切除局部肿块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适用于早期、中期和局限性肿瘤的根性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但其也有很多局限性,如对于亚临床转移灶无效,存在局部扩散、潜在转移等问题,其局部治疗手段有其局限性,复发率较高,解决不了癌细胞转移的问题。
目前还有一种名为“肿瘤血管阻断疗法”的新疗法,通过对肿瘤血管注射肿瘤血管抑制剂,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增生印字VEGF的行程,从而诱发血管内的皮细胞自然凋亡,从而破坏肿瘤新生血管网。特别是在手术后24小时至30天内为关键期,如果在这段时间能很好的抑制肿瘤血管增生,就能很好的解决癌细胞转移的问题。且该治疗方法还具有药物剂量小、药效高等优点。该疗法可在手术治疗后通过静脉全身给药,或口服靶向药。
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虽然肿瘤血管抑制剂只针对肿瘤血管,但全身的静脉给药不可避免的造成药物的浪费,且精准度也不高。同时,抑制剂的大量注入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一些副作用。
另外,一些需要长期注射的药物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胰岛素注射,需要定时定量进行全身静脉注射,一旦出现来不及注射等情况,将会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一种生物动力药物注射器,包括
保护外套筒架,设有贯通侧壁的窗口;
旋转内筒,间隔设有贯通侧壁的若干通槽;所述旋转内筒可转动设于同一圆心的所述保护外套筒架内;所述旋转内筒内的一端重叠包裹有若干隔离滑动块,临近的所述隔离滑动块之间有间隙;所述保护外套筒架与所述旋转内筒侧壁的上、下端分别向中心轴方向弯折延伸一折边,其中一所述折边与贯穿所述保护外套筒架和所述旋转内筒的管道组合形成封闭面;
输液导管,输入端连接所述管道的一端;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旋转内筒上,用以在体外控制所述旋转内筒相对于所述保护外套筒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若干溶质腔,为由所述旋转内筒与所述隔离滑动块构成的腔体;所述溶质腔内设有吸水膨胀物;至少一个所述溶质腔与所述通槽连通;
半透膜,设置在溶液通过所述窗口流入所述溶质腔的路径上,或/和包裹所述吸水膨胀物;
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保护外套筒架固定在人体内部。
所述驱动装置为间隔设于所述旋转内筒上的至少一个磁力件,用于在体外电磁场的驱动下使所述旋转内筒相对于所述保护外套筒架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磁力件为磁条或磁块,临近的所述磁条或磁块之间采用非磁性的材料间隔。
所述半透膜外设有防破网,用于防止所述吸水膨胀物膨胀挤破所述半透膜。
所述吸水膨胀物包括能吸水缓慢膨胀的无机电解质或亲水性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皓月;罗玉佳,未经徐皓月;罗玉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2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