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回收余热水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2073.9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曾超林;王瑞;周春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天山盈达碳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F27D17/00;F28C1/14;F24D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陆菊华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热水 煅烧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回收余热水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涉及炭素行业生产铝用阳极的罐式炉中煅后焦的冷却及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为解决目前市面上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产生局部过热、水套变形等现象,没有流量监控系统,传热效率低,同时此系统为开式循环,冷却水溢流和蒸发损失大,严重浪费水资源的问题。所述双层冷却水套一侧的下方设置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与双层冷却水套之间设置有U形回水管,两个所述U形回水管上均安装有水流指示器,所述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软化水系统,所述蓄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地面低温敷设采暖用户,所述面低温敷设采暖用户一侧的上方设置有闭式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行业生产铝用阳极的罐式炉中煅后焦的冷却及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具体为一种可回收余热水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煅烧是指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温热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是排除原料中的水分和挥发分,使炭素原料的体积充分收缩,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物理化学性能。采用罐式煅烧炉煅烧炭素原料,具有热利用率高、煅烧温度高、煅烧焦质量均匀、烧损小、强度大、电阻率低、煅烧生产工艺操作稳定、炉子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
罐式煅烧炉煅烧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冷却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出炉前将煅烧好的焦体从1000℃以上降低至120℃以下,防止煅后焦接触空气产生氧化,保证安全生产。现有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一般采用间接传热的方式对高温煅后焦进行冷却。具体方法是低温水循环冷却,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套带走热量并将其送至冷却塔进行冷却,目前采用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在冷却水套夹层最顶部存在真空区间,此区间水套由于得不到冷却,处于空烧状态,产生局部过热、水套变形等现象。2、由于回水系统采用自然回水,并且冷却水套内处于封闭状态,没有流量监控系统,使操作人员无法预知冷却水套夹层内的水位及回水管是否流有回水。3、冷却水套只有单个进水口和排水口,冷却水流量有限,传热效率低,冷却效果差;根据上述技术缺陷,近些年国内不少单位对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进行了研究工作,如申请号为:CN20131066728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罐式煅烧炉U型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该系统中冷却水套和蓄水池通过回水通道相连接,回水通道上设有杯状容器,回水通道的一端设有U型回水管,U型回水管的一端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连接,U型回水管的另一端通入杯状容器内,杯状容器通过管路与蓄水池相通,蓄水池通过进水管连至冷却水套。该技术虽然解决了现有冷却系统水套顶部空烧、回水系统无法监测等问题,但是该冷却系统中未设置软化水系统,系统水质未经过软化处理,水质硬度过高易导致水套结垢,影响传热;另外此系统为开式循环,冷却水溢流和蒸发损失大,严重浪费水资源,同时该系统冷却水温度不可调整,也就是煅后焦冷却效果不良时无法通过调整冷却水温度进行调整,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可回收余热水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来解决这人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余热水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面上的罐式煅烧炉冷却系统产生局部过热、水套变形等现象,没有流量监控系统,传热效率低,同时此系统为开式循环,冷却水溢流和蒸发损失大,严重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天山盈达碳素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天山盈达碳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2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重金属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车门护板及具有其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