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测试的电机测试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064.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石旺东;唐旭;魏巍;徐丹丹;方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求是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K13/00;G01L3/04;G01R31/34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对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机测试 固定装置 轮转装置 推出装置 旋转装置 测功机 定位板 旋转盘 旋转轴 装载 隔板 环形阻尼器 测试效率 快速更换 平台技术 移动轨道 自动测试 测试台 固定板 联轴器 移动块 支撑架 测试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测试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测试的电机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台、测功机、对接装置、电机装载轮转装置;对接装置包括联轴器、保护套、环形阻尼器和支撑架;电机装载轮转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固定装置和推出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旋转轴和隔板,旋转轴贯穿固定于旋转盘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推出装置包括移动轨道和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接装置的设置,使待测电机和测功机对接的时候,减少人为接入时候的碰撞,避免损坏;可以对多个待测电机进行放置,同时,可快速更换待测电机,使测试的过程加快,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测试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自动测试的电机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电机在离开生产线之前,都要通过生产线上的综合测试仪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接地电阻项目测试、电参数项目测试(包括不同转速时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测试)、转速测试、直流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调速测试、制动测试、负载曲线测试等项目。
随着电机测试平台技术的发展,通过集成化的测试单元和编程控制,已经能够大大缩短电机在生产线上的在线测试过程,其测试节拍通常可以控制在1分钟左右。但是,在目前技术中,一般测试过程是由工人将电机安装在测试平台上,采用手动或自动装置固定电机,再接好所有接线,一般有7-8根接线,关上防护装置,然后才能开始测试。而当测试结束后,工人需要打开防护装置,拆除所有接线,再将已检测电机拆除,然后安装新的待检测电机,连接所有接线,再重复所述测试过程。这样,虽然电机的所述在线测试过程本身只需要1分钟左右时间,但需要耗费额外的3~4分钟时间,花费在电机的拆除和安装上,导致现在的电机测试平台的待机时间较长,测试效率很低。
专利号:CN201810784212.1,名称为:一种电机测试与控制系统平台,测试电机可根据实验种类需要随意更换,且更换时只需拆卸快换支架进行更换测试电机,便于操作,方便快捷;但是还是需要更换测试电机,存在更换时间长、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测试过程中需要更换待测电机、测试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动测试的电机测试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自动测试的电机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台、测功机、对接装置、电机装载轮转装置和测试模块;
对接装置包括联轴器、保护套、环形阻尼器和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保护套和测试台之间,联轴器嵌套于保护套内,环形阻尼器嵌套于保护套与联轴器之间,联轴器用于对接测功机和待测电机;
电机装载轮转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固定装置和推出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旋转轴和隔板,旋转轴贯穿固定于旋转盘上,多个隔板围绕旋转轴均匀排列,多个隔板之间形成测试区域,测试区域用于放置固定装置和推出装置,固定装置设于推出装置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设于固定板上的两侧并相对设置,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连接有驱动电机;推出装置包括移动轨道和移动块,两个移动块固定于固定板底端的两侧,移动轨道设于旋转盘上,移动块通过链条连接于移动轨道内,链条通过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作为优选,移动块上均设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发送信号至单片机,单片机连接驱动电机转动或停止。
作为优选,驱动电机连接有控制按钮,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电源的开关。
作为优选,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杆,定位杆包括支架和定位头,支架连接定位头,支架固定于固定板上,定位头呈U型,定位头用于定位待测电机输出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求是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求是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