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用治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0921.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毛静宇;黄建安;张蓓蕾;蒋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3 | 分类号: | A61B50/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用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用治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的底部依次设有固定于车体的第一置物搁板和第二置物搁板,所述操作台面、第一置物搁板和第二置物搁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操作台面与第一置物搁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多个扩展托盘和多个抽屉,多个所述扩展托盘和抽屉相对车体水平抽拉配合。该治疗车存储空间大,实现了不同物品的分类摆放,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取用,同时可以妥善收纳患者个人的相关物品,避免了检查过程中造成不同患者资料混淆的情况;该治疗车的操作空间大,有更多处理标本的空间,从而使得治疗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用治疗车。
背景技术
现有内镜室常用的治疗车通常只有简单的操作台面和下层置物搁板,对患者的一些检查相关的物品不能妥善收纳,在操作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分开摆放不同要求的物品。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操作空间,不得不将患者资料放置在检查室的其他部位,在检查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同患者资料混淆的情况。另外检查过程中有一些标本需要立即处理,由于治疗车空间有限,不得不压缩操作空间,在狭小的空间处理标本容易造成标本倾覆或者污染无菌台面等情况给整个检查过程留下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置物的内镜用治疗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镜用治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操作台面,所述操作台面的底部依次设有固定于车体的第一置物搁板和第二置物搁板,所述操作台面、第一置物搁板和第二置物搁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操作台面与第一置物搁板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设有多个扩展托盘和多个抽屉,多个所述扩展托盘和抽屉相对车体水平抽拉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面的顶面外周设有高出于操作台面的围栏。
优选的,扩展托盘的个数为两个,相对设置在操作台面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面的底部于车体上设有一对平行的第一导轨,两个扩展托盘通过第一导轨抽拉设置。
优选的,抽屉的个数为两个,并排设置在两个扩展托盘的底部。
进一步的,两个抽屉通过三块固定板设置在车体上,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设置在与两个抽屉外侧端面相对应的车体上,所述第三固定板设置在操作台面的底面中部,三块固定板之间相对的四个内侧端面均设有平行的第二导轨,两个抽屉通过第二导轨抽拉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扩展托盘和抽屉上均安装有把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用治疗车,该治疗车设有第一置物搁板、第二置物搁板、扩展托盘和抽屉,从而实现不同物品的分类摆放,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取用。该治疗车可以妥善收纳患者个人的相关物品,避免了检查过程中造成不同患者资料混淆的情况。同时,该治疗车的操作空间大,有更多处理标本的空间,更加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治疗车存储空间大,物品分类摆放更加方便,治疗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万向轮;3、操作台面;4、第一置物搁板;5、第二置物搁板;6、扩展托盘;7、抽屉;8、围栏;9、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三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0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