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0385.6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8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淮兰芷;淮兰婷;淮斌;范华楠;张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兰芷 |
主分类号: | A62B17/00 | 分类号: | A62B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禾唯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5 | 代理人: | 李春荣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震 保护 救生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包括包括救生上衣、固定带、安全扣、充气口和充气装置;所述固定带水平固接于所述救生上衣的腰部;所述安全扣固接于所述固定带上,用于紧身固定;所述充气口设置于所述救生上衣的左侧,用于充气;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充气口管道连接,采用活塞式,并可以方便拆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人员进行高空跳伞逃生时能够进行安全保护,绝缘且减震,提高了高空跳伞的存活率,降低了地震对高楼住户的生命产生的威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对土地的需求,建筑楼层也越来越高,当身处高楼发生地震时,需要用到救生装置使自身快速回到地面。
但是,现有技术中,高楼救生装置将人快速地送至地面地过程中,不能使人快速远离楼体,当地震导致楼体倒塌时,对到达地面的人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而且在人降落地面的过程中,缺少减震和防护措施;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所述救生衣包括救生上衣、固定带、安全扣、充气口和充气装置;所述固定带水平固接于所述救生上衣的腰部;所述安全扣固接于所述固定带上,用于紧身固定;所述充气口设置于所述救生上衣的左侧,用于充气;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充气口管道连接,连接口为活塞式,可方便连接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救生上衣包括尼龙纤维层、填充海绵、充气层和棉纤维层;所述尼龙纤维层位于最外层,由空心块状结构分布而成;所述填充海绵填充于尼龙纤维层的空心块状结构内部;所述充气层位于中间层,与充气口管道连接;所述棉纤维层位于最内层,由棉纤维制成。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打气筒和充气管道;所述打气筒与所述充气管道的一端固接;所述充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口固接。
优选地,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充气管道均由密封橡胶制成,管道连接方式为活塞式。
优选地,所述尼龙纤维层由陶瓷纤维制成,所述棉纤维层由丝光棉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填充海绵可拆卸,方便衣物存储和携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救生上衣的最外层由陶瓷纤维制成,重量轻、耐高温、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绝缘性,在高空跳伞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跳伞的人员因接触高压电线而造成触电伤害。
2)本实用新型的救生上衣的中间层为充气层,可以通过充气进行减震,减少跳伞坠地过程中对于人员的伤害。
3)本实用新型的救生上衣的最内层由丝光棉材料制成,舒适性好,可以进一步保护身体。
4)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装置与救生上衣的连接方式采用活塞连接,且管道和连接处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大大方便了保护救生衣的存储和使用,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地震的保护救生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救生上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兰芷,未经淮兰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0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设备外壳用高效贴合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热导热吸波材